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最新主题

» 范子烨: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吃【喫】茶 Empty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吃【喫】茶 Empty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吃【喫】茶 Empty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吃【喫】茶 Empty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吃【喫】茶 Empty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吃【喫】茶 Empty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吃【喫】茶 Empty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吃【喫】茶 Empty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吃【喫】茶 Empty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吃【喫】茶 Empty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吃【喫】茶 Empty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吃【喫】茶 Empty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吃【喫】茶 Empty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吃【喫】茶 Empty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吃【喫】茶 Empty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吃【喫】茶 Empty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吃【喫】茶 Empty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吃【喫】茶 Empty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吃【喫】茶 …

附件
吃【喫】茶 Attachment1111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138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

附件
吃【喫】茶 Attachment书法 00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8 Kb) 下载0次
吃【喫】茶 Attachment书法 00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3 Kb) 下载0次
吃【喫】茶 Attachment书法 003.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6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吃【喫】茶 …

附件
吃【喫】茶 Attachment银阁寺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85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2
商略
梅兰芳
6 posters

    吃【喫】茶

    avatar
    梅兰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1-03-30

    吃【喫】茶 Empty 吃【喫】茶

    帖子 由 梅兰芳 2011-03-30, 02:36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写吃,却还没写过几乎每天都在吃的茶。也许是我觉得不急。不像吃海鲜,偶尔一吃,时间一长就会忘记到底是怎么吃的,于是,只能趁着刚吃过还有记忆,赶紧写下。

    我现在之所以要写吃茶了,是有引头的。前几天,我教六岁的小孩学棋。他的一块子就剩一口气了,但只要这时吃掉对方的一个棋筋,他的一块子就获救了。我就赶紧指着棋筋,催他,一急就说上了土话,“快吃【音,契】,快吃【音,契】”,小孩慢悠悠抬起头,看着我,老笃笃地说道:“老师,吃应该念CHI,不应该念契”。我一时语塞,心中纵有千军万马,也过不了他的当阳桥。只好说:“你的普通话很好,但土话也应该说说”。土话的吃读契,是雅言,字也不写吃,而是喫。《说文新附》:“喫,食也。从口,契声”。郑珍新附考:“《说文》:?,噬也,即喫本字,从口犹从齿,契声。唐人诗始见此字,盖六朝以降俗体”。杜甫吟诵他的《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的喫,就是读契的。吃最早的意思特指口吃,结巴,一变两变于明清变成了吃东西的吃。现在普通话的吃,已经从上虞小孩、上虞土话的根子上拔掉了雅言喫。我有点急了,而且这还只是一急。还有一急,是被喫连带出来的,跟上虞文化历史、茶文化的渊源有关。我认为一旦喫从土话里消失,跟茶永远地分开,那么原本还活在上虞人嘴上的中国茶文化的源头,就将断流,从此将回到故纸堆里,再也不会出来了。

    茶,江南特产,中国流行的说法叫喝茶。著名作家汪曾祺,苏北高邮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写过喝茶。北方一马平川,虽然不适宜各地方言的生息,倒也促使各地方言大而化之的融合,形成了北方话,也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基础。高邮在江北,一口北方话的汪曾祺,在他洋洋洒洒的喝茶文章里,就压根没提喫茶。我叹息知识无穷尽之余,也不免敬畏地感叹:方言真是人、地之造化。北方话被长江一断,就是不能来大而化之吴越话,而上虞土话又被滔滔钱塘江、铁面曹江拦着,窝在吴越话的旮旯里,真有些“不知魏晋有汉”了。北方人只知喝茶,不知喫茶,喝茶概是北方话,也许是北方不产茶,取名也就不地道考究了。

    在中国最早喫茶的是神农氏。传说他尝百草中毒,快不行了,是吃喫了几片新鲜茶叶给救回来的。中国人好东西的面世都跟圣人有关,这是我们的文化,并不做准。但还是能够说明,我们喫茶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上虞喫茶得从晚唐两个姓陆的说起。一个是茶圣陆羽,一个茶文化的开山鼻祖陆龟蒙。江南浙东上虞和余姚都属四明山,两县在四明山中隔了个黄竹岭,黄竹岭一面是上虞丰惠,一面是余姚梁弄,谢灵运的《山居赋》的远东尽头也是这个黄竹岭。黄竹岭、梁弄的地名,秦朝就有了,上虞土话读WANG ZUO LINGLIANG LONG,都是雅言。看来上虞人王黄发音不分,秦朝就定下来了,说不好黄字的普通话还是有情可原的。四明山乃道家福地,魏伯阳、刘纲、陶弘景等等道家仙人都爱此修炼,自然是,水好土好气候好,产好茶的地方。《神异记》记载:余姚人虞洪瀑布山遇丹丘子获大茗;陆羽为《神异记》做了一次实地勘察,在他的《茶经》里点明“仙茗生瀑布泉岭”,又云茶“浙东以越州上”。这个瀑布泉岭究竟是现在的哪里?已经云深不知处了。余姚人说余姚有,上虞人说上虞有,反正大家都在越州四明山,而且唐代上虞余姚曾经还同归一县,谁又能说的清道得明呢?古往今来抢注好东西的知识产权,我们的手都很长,中国的梁祝之乡就有十来个。中国的历史实在太长了,古文难懂,古代的出版业也不发达。唐朝到现在一千多年的过来,记载四明山仙茗故事的《神异记》,连什么年代写的也不知道了。五百年必有王兴,这一千年了,中国又出了一位当代茶圣,上虞丰惠人氏——吴觉农。他主编的《茶经述评》,把已经东倒西歪的史料抖了一抖整了一整,确认虞洪获大茗之事发生于晋代。茶是唐朝叫出来的,虞洪那时茶还称茗、荼。余姚口音跟上虞差不多,虞洪和当代茶圣尽管相隔至少已经一千五百年了,但一声“喫”字,一定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陆羽,湖北人,长期隐居江南,应该懂喫茶”土话,但说的地道不地道,就不知了。上虞人管半土半普的话,叫彩色普通话,保不定陆羽说的喫茶”也是彩色的。



    中唐还不时兴喫茶”,像杜甫的诗里大家是喫酒的,盛唐有钱给力真是酒气豪气冲天。安史之乱,北方打打杀杀大流血,江南安逸多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与友人相逢在武汉一带,吟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叹,这“江南”应该有落魄、逃难之地的意思,并与现在的江南地域错位。不过,在杜甫死后两年出生的白居易吟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后,江南便优雅自得地铆钉在吴越了。江南好,一方风物特产自然也好。你自己懒得好,别人就会找你撵你去好,譬如那时的茶与陆羽,现在的凤凰古城与游人。唐人尝尽酒的烈性的好处与坏处,很快在温山软水的江南找到了替代酒的茶。

    陆羽在江南四明山的上虞余姚一步一个脚印地找出了仙茗泉岭,并写进了《茶经》;接下来就该诗人陆龟蒙豪放泼墨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不仅把好茶杯定名为秘色瓷,而且还隐约地说出了秘色瓷的产地,在越窑嵇中散嵇康的故乡上虞。如果说这首诗的秘色瓷出产地,还像陆羽的瀑布仙茗一样可泛指上虞余姚的话,那么在陆龟蒙定出的好茶杯中的好茶杯——《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昔人谢塸埞,徒为妍词饰。岂如珪璧姿,又有烟岚色。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中的韵雅金罍侧”,就只能在上虞了。上虞丰惠,也就是我的老家,唐朝就有因魏伯阳炼丹的金罍得名闻名的金罍山、金罍观、金罍井、金罍驿、金罍桥。至今除金罍驿没了,其他都在。解放后,道观先翻修成疗养院,后来为学校。出我家往西,走到田野,古柏参天的金罍山便横陈眼前。小时候我常去掏鸟窝,金罍井还在,只是没水了。长大些,还在那里上过中学。

    这“谢塸埞”从陆龟蒙溯源而上,可见于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刘孝威的《刘孝威集》:《谢塸埞启》,他的哥哥刘孝就曾做过上虞县令;顺流而下谢塸埞则成了高级茶杯的代名词,文人中的皇帝、皇帝中的文人乾隆就曾写过:何用谢塸埞,直可把履屐。这似乎跟谢灵运的谢公屐又有了关联。最近的算饶宗颐在年轻时候,曾在古玩市场见过一只青瓷茶瓯,瓯底刻着客儿两字,【谢灵运的小名就是客儿】,他一时糊涂,走眼了,过了些天等他猛然醒悟奔去,古玩市场已不见客儿茶杯的踪影,不由叹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谢塸埞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当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事情。就审美与文化格调看,明摆是不如若隐若现的,像断臂的维纳斯,像金庸小说里武功最好、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清扬、扫地僧等等。

    我曾经写过几句诗:历史是尘土,一层层地积着,露出的是文物,还有我们。暮然回首,正值文化跃滩头。就茶文化看,陆羽【733年—804年】在有生之年,定出了什么是好茶、好水,哪些是好茶、好水。待他仙逝,接下来便是诗人陆龟蒙在有生之年,定出了怎么样的茶杯才是喫茶的好茶杯。我们的茶文化就这样由他们薪火相传地被定了下来。中国文化有圣仙之分。圣就是把人的事情做到真善美的极致,所谓超凡入圣;仙就是把人世打包放在身边,天地人“对愁眠”。孔子是圣人,儒家,入世;庄子是仙人,道家,出世。祖宗的思想让我们的活法可进可退,活得大的去了。唐朝,有被毛主席说有道士气的诗仙李白,还有诗圣杜甫,他们代表了唐诗的高峰。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人就是“天地一沙鸥”;在与李白一样有道气的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天地月人是对等的。儒家、道家的格调在此立显。陆羽是茶圣,有道气的陆龟蒙当是茶仙。陆羽构建了茶文化巍峨且精致的宫殿,人享受其中;陆龟蒙自然旷达不羁,把陆羽的宫殿化作了“谢塸埞”里的茶,拿天地的露水泡茶,与遥远的绝响、弹《广陵散》、“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斗茶,大有同生死、齐彭殇、大而化之、游戏人寰的庄子风范。陆羽完成了茶文化的实的“里”,陆龟蒙拓开了“里”之无边无际虚的“外”。他们用里外的形式、儒道的精义完善成就了茶文化,与中华文化与中国人的活法浑然一体。有了好茶、好水、好茶杯三要素的相辅相成,有了儒道思想、文化为指导,我们的茶文化就像道家的“三生万物”一般 ,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在形形色色高低贵贱的中国人心中,茁壮成长根深蒂固繁荣兴盛,蔚为壮观。这派景象因文人而起,无疑其中最醒目的也是文人与茶。就我看最有意思的要数老舍先生。汪曾祺先生的《寻常茶话》写道:“老舍先生一天到晚喝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妈的!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到晚的!”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老舍先生喫茶爆粗话,实在是“里”到最大便是“外”、细到极致就是粗,粗出了率真性情与可爱。

    当茶文化在唐朝在上虞乍现盛放的时期,当陆羽完成了《茶经》,陆龟蒙尚年幼或者还未出生的805年,一个日本僧人最澄带着佛经、《茶经》、茶籽,从上虞峰山道场出海,回到日本,成了日本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他在日本台宗比睿山延历寺于七八五年点燃的法灯一直亮到了今天,日本从此也种茶喫茶,并将“喫茶”两字保留至今,像日本的茶馆就叫喫茶馆。唐三藏九九八十一难历时几十年西天取经,我们中国人就是讲究“十年磨一剑”的渐悟,豁然开朗的顿悟是难得一遇的。这日本人学东西就是快,最澄在中国学了几个月,就学成回国,自成一派。同样,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到中国、日本,一直学中国的日本学西方了,照样比我们学西方快得多,日本真是个速成班优秀生,先不管思想文化,把人家先进的东西学来,能造能用就行。最澄来中国速成取经回国,顺手带去的《茶经》、茶籽,依葫芦画瓢,能种能喝就行。日本茶道讲究“和、敬、清、寂”,照李泽厚的说话:一举手、一投足的精心苦练,都是在刻意追求禅境的寂灭与超越。正是这样,才能够与世俗环境和世俗心境拉开距离,显示差别。比起中国赵州禅师“吃茶去”的禅语,旷达任性、不拘礼节的喫茶风习俗,日本茶道也就是极端认真地讲求技艺,千锤百炼,一丝不苟而已。所谓招法易学,心法难求。最澄带去了中国茶文化中陆羽的部分,儒家礼节就是招法,易懂好学,日本人就把我们的茶道曲解分解为刻意执着追求的形式,造就了自己装B的茶道,却不曾学得陆龟蒙庄子式的喫茶。也许就让他好好学上几年,也学不会。这是两国哲学的问题。李泽厚说:中国追求在世俗人寰中超越生死,日本追求在与世俗人寰拉开距离超越生死。中国是即境求悟,日本是造境启悟。我们有庄子、孔子,是人,他们没有,有也只有太阳神。日本,地缘没依靠,文化思想也缺主心骨,总想找靠山。以前中国,现在美国。哪里强就往哪里靠哪里学,自认厉害了,反来咬靠山。

    我小时候,上虞一般农家都没茶杯、酒杯,喫酒、茶皆用汤碗。就器型看,汤碗很像“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茶瓯。不知道汤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就字义体会,至少可盛放热气腾腾的汤汁。汤是有鼎的时候就开始吃了的,看看“鼎沸”就知道鼎里的汤是何等的生猛,汤碗应该是种古老的餐具。也许茶瓯是根据汤碗演变而来,又添加了茶盏与盖子,唐代有条件有审美需要的喫茶用起了茶瓯,老百姓没条件就用跟茶瓯相仿的汤碗喫茶,从而形成老百姓喫茶的习惯,直到近二三十年来,茶杯取代了汤碗。

    中国,文人富人喫茶,看重孔子“脍不厌细”、儒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 用讲究来规范证明自己喫得了好茶,茶圣陆羽著《茶经》时,就在浙东做官;更多的百姓与他们一样喫茶,但讲究不起,缺好茶好茶杯,又缺知识、休闲。这么一来,庄子式的喫茶就为老百姓的喫茶鸣锣开道了,还不是一个吃喫茶吗?随吃【喫】就是,庄子本身就是个穷人嘛。从喫茶普世意义看,寻常生活的喫茶才是对中国人最要紧的,文人富人也不例外,连皇帝也不例外,就这点看,庄子比孔子更孔子啊。崇尚讲究喫茶,于国浪费财力心力,于民以邻为壑。老百姓吃不到茶,既益不了身,太平世道又因百姓无喫茶消遣时光,反倒滋生是非。自赵高宗把桐庐乡下带来的土茶敕封为“天尊御茶”,提倡简单随便地喫茶后,百姓的寻常事中,就添了一位老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了。

    中国人吃茶后,全世界也吃茶了。茶叶就中国有,西方只好拿银子换,换得肉痛了,就动了歪脑筋,拿毒品鸦片换茶叶,中国不让换,西方就用坚船利炮发动“鸦片战争”强换。那时的外国人也有一张嘴,吃不起茶了,照现在的说法也是侵犯人权嘛,文明礼貌道德是可以扔一边的。而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也是这个“鸦片战争”引发的。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也是个人吃茶的问题。茶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改变了世界。

    中国喫茶太普及了,凡长江以南各地都有好茶好水、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之乡实在不好评。但我觉得把评比的要求提到最高,上虞仍旧当仁不让,而且上虞人说了一千多年的喫茶的土话,也当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虞近些年来,由于大家交流应酬得需普通话了,喫茶大家都会说喝茶喝茶,但在家里或上虞人之间还是在说喫茶的。大家大多爱吃土茶。普遍共识:名茶,好看是好看,有味是有味,但不持久。我也吃土茶,土茶浓酽有劲。我和我的祖辈都是在家乡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过来的。拿土茶比喻我的话,我就是上虞土人。土人说土话吃土茶,大俗,却也是庄子陆龟蒙的吃法,贯通天地人的吃法。
    我有一个开茶叶厂父亲的学生,现在读浙大了。一年初夏,他拿着一颗糖一般大小的茶叶球,刚进教室,教室里所有的人全被这个小小的茶叶球散发的香气吸引了。一开始浓香扑鼻,闻久了清香绵绵。之后我问家长,这茶叶球为什么这么香,家长笑话我了,“茶叶就是这么香的,这种茶叶,这几天茶树上疯长着,机器从茶山上轧来,机器炒制,卖给外国人吃的。哪像我们吃的清明茶。茶树冬天不长叶,茶树根积蓄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到了清明,能量一股脑儿地送到茶树上,攻出的芽头手工摘下,手工炒制。”这就是我们上虞的土茶。上虞的土茶与名茶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转,也是在不断转换变化的。明朝,上虞岱宗后山山顶的茶园,得不枯不溢,取之不尽,水质清澈的四眼龙潭之利,产名茶“后山茶”,徐文长得友人相赠的“后山茶”,兴奋之余马上回信:“一个穷布衣辄得真后山一大筐,其为开府多矣”[开府乃中国名茶蒙山茶]。后山茶断档了,就赶紧画了十多个扇面跟友人换来一斤后山茶喫喫。可到如今,大家只知道它是土茶了。下管的灰白,土茶,前几年***来上虞点名要它,土茶就成了名茶。屡获全国金奖的觉农舜毫,也是从土茶里脱颖而出的。在历史面前,我们太渺小、太不顶用了。就连唐宋时期名冠天下的越窑青瓷产业和“谢塸埞”秘色瓷们,到了明朝万历县志里,只剩“唐、宋昔置官窑三十六所”这句记载,一支窑也没有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根据出土的窑址才渐渐明白过来,原来上虞是瓷器的故乡。

    我的土茶是一位文友母亲做的清明茶。文友家在二都,二都杨梅乃越中第一案,土茶也是没得说的。自我认识他起,每年清明后,我一个电话打去,他都会用摩托车驮来几斤新土茶,50元一斤,即使比一般的龙井,也是大便宜。今年听文友讲,土茶母亲做过头了,有点焦味。我说焦的香。喜欢了哪会有挑剔呢?

    女儿曾经数落过我:爸,你掏钱买的东西,除了书还有什么呢?!我仔细想了一想,叫我掏钱买的东西实在不多,烟酒我不来,自然不买,除了买点零食,好像也想不出什么了。这事算是被她将了一军。这几天,我在写吃茶,突然发觉她的将军有解了。原来我家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们浩浩荡荡地出门,压阵把舵的茶钱都是我付的。柴米油盐酱醋,上虞人除了醋可可不之外,其他五件件件少不来。茶,有些上虞人不见得,像我家,女儿、老婆就不,但上虞人家备茶是必须的。上虞人,人客进门,一定先泡茶待客。没茶待客,就是不讲体面寒碜。待客的酒,不一定备,现去打酒,也不见得没脸面。柴米油盐酱醋是不能待客的,吃茶是上虞人在上讲体面的第一事。喫茶油盐酱醋是我们寻常生活滋味的必须,我们追求寻常生活的多滋多味就得先茶。



    今年梅雨时节,在姚江边的一座江南老宅里,我崇敬地走上嘎吱嘎吱作响的楼梯,侧头便看到一幅长轴的字,字很小,一片片的,似乎都在飘动。走近一看,原来是当代茶圣吴觉农写的;再走远一看,这长轴分明是个玻璃茶杯,留白是刚冲下的开水,一个个直排成行的字,就是一片片在开水里沉浮的茶叶。这座江南老宅是革命先烈叶天底的故居。叶天底是中国***早期优秀组织领导者。吴觉农大叶天底一岁,同乡好友。这幅长轴是吴觉农生前为叶天底故居而写。建议大家多去叶天底故居看看叶天底,我坚信眼下我们民族的复兴一定跟当年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密切相关,他们是“为有牺牲多壮志”、决定历史大势的人。具体地说,就是可以决定:“茶叶,我卖给你,鸦片我们不要。你若强要给我鸦片,那就放马过来,尽管试试看。”当你走上楼梯,请特别留意吴觉农给你们泡上的待客茶,也请你们说说喫茶、喫茶、大家一起喫茶。


    由梅兰芳于2012-10-17, 05:07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商略
    商略


    帖子数 : 529
    注册日期 : 11-03-17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商略 2011-03-30, 08:36

    寫得很漂亮.但是,"黄竹岭、梁弄的地名,秦朝就有了",這個依據是什麼呢?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杨典 2011-03-30, 10:31

    文笔好看。我亦是一天也离不开茶的。
    疏约
    疏约


    帖子数 : 132
    注册日期 : 11-03-29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疏约 2011-03-30, 10:49

    喫茶,无论江左,江右,语言风俗依旧在。
    文章收罗考据,也书也茶,呵呵,握手
    avatar
    梅兰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1-03-30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梅兰芳 2011-03-30, 15:53

    商略兄,黄竹岭、梁弄两地名,梁弄,余姚秦朝就有,我是从余姚史料里看来的,还有年份呢;黄竹岭,上虞万历县志记载:黄竹岭得名秦将金鞭插地成竹,并从这条路进军鄞县。据我分析,秦朝姚江流域大部分泽国,也就地势高的地方,可以停人。真奇怪,我们这里的口语,比如叠词绿油油、花簇簇、门开开;尾字加头的形式,面前头、前头、后头等等在陕西作家的文章里也是口语表达。
    avatar
    梅兰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1-03-30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梅兰芳 2011-03-30, 15:53

    问好杨典兄!
    商略
    商略


    帖子数 : 529
    注册日期 : 11-03-17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商略 2011-03-30, 16:10

    我在餘姚.六七十年前,我們算得上同鄉.都在紹興府或會稽郡.

    秦風之於越國的影響極小.就統治時間上來說,甚至不及楚.你所見的此類史料多不可信."秦朝前就有了"之前,或許加個"據說"較妥貼些.
    avatar
    梅兰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1-03-30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梅兰芳 2011-03-30, 16:23

    商略兄好,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我很怀疑,并有了新的认识。我是从方言上有了其他的认识,我们那里有个孝闻岭,得名汉朝,正史也有些许记载。上虞话,这孝、聞单独读,已经跟普通话差不多了,但就这地名合起来读,读hao men ling,雅言啊。秦人的语言。就上虞余姚历史看,秦到三国,也是可以的,基本没绍兴什么事,就传说看,绍兴也不如上虞余姚。现在的形成的史料共识,我怀疑是绍兴人千年过来想道统。其实有很多破绽。可能我以后会继续下去。
    沈方
    沈方


    帖子数 : 358
    注册日期 : 11-03-15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沈方 2011-03-30, 16:26

    吃(喫)茶、喝茶皆是口语,陆羽茶经通篇作“饮”。
    avatar
    梅兰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1-03-30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梅兰芳 2011-03-30, 18:39

    问好疏约兄!
    avatar
    梅兰芳


    帖子数 : 41
    注册日期 : 11-03-30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梅兰芳 2011-03-30, 18:40

    问好沈鱼兄!
    avatar
    菱角


    帖子数 : 217
    注册日期 : 11-05-03

    吃【喫】茶 Empty 回复: 吃【喫】茶

    帖子 由 菱角 2011-06-01, 21:37

    我也喜欢茶,虽然喝得不多。
    文章写得真细,读来也长见识。

      目前的日期/时间是2024-04-19,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