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最新主题

» 范子烨: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

附件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Attachment1111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138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

附件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Attachment书法 00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8 Kb) 下载0次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Attachment书法 00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3 Kb) 下载0次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Attachment书法 003.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6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

附件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Attachment银阁寺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85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2 posters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陈均
    陈均


    帖子数 : 251
    注册日期 : 11-03-15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帖子 由 陈均 2011-07-18, 22:19

    《引声歌》讲记
    张文江
    汉代有一首琴曲歌辞,传说它的作者是庄子。这首琴曲歌辞写得很好,然而在我看来和庄子的思想有所不同。这是汉代人所理解的一部分庄子,或者来源于庄子后学的思想。
    这首琴曲歌辞就是《引声歌》,也称为《庄周独处吟》,收于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一”(中华书局,1983,314页)。此歌来自《琴操》下,此外收于《古诗纪》,《文选》三十八《荐谯元彦表》李善注、《太平御览》五百七十一也引及。
    《琴操》是介绍古代琴曲的著作,作者有西汉桓谭、东汉蔡邕、晋孔衍三说。此书在宋以后亡佚,现存两种辑本均题为蔡邕撰,姑且从之。具体的考证,详见吉联抗辑《琴操(两种)》(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逯钦立(1910—1973)是现代研究汉魏六朝文学的学者。他青年时曾经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有这样一段佳话,所长傅斯年(1896—1950)为他写信保媒说,中央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水平远超过其他学校的教授,放心嫁给他好了。收到这封信的女孩儿,后来成了逯钦立夫人。
    庄周者,齐人也。笃学术,多所博达,进见方来,却睹未发。是时齐湣王好为兵事,习用干戈,庄周儒士,不合于时,自以不用,行欲避乱,自隐于山岳。
    开篇的解题,可以作为引言。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对照《史记》本传和《琴操》纪事,发现有同有异,试略作疏通。
    “庄周者,齐人也。”按《史记》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蒙地在宋,位于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86年齐灭宋,所以也可以称为“齐人”。《琴操》大体成于汉末,然而其中的琴曲,却可能有西汉乃至战国的渊源。称庄子为“齐人”,唯于《古今乐录》之类琴学典籍见之。“笃学术,多所博达”,即《史记》“其学无所不窥”。“进见方来,却睹未发”,此未见《史记》记载,见微知著,有通《易》之象。“是时齐湣王好为兵事,习用干戈”,此即庄子身处的时代背景,和《史记》“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稍有出入。梁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在位;齐宣王,公元前319—301在位。齐湣王继承齐宣王,公元前323—前284在位,于其末年齐灭宋。“庄周儒士,不合于时,自以不用,行欲避乱,自隐于山岳。”庄周儒士之象,同于《说剑》“儒服而见王”,《田子方》“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不同于《史记》“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关于庄子和儒道的关系,另文详之。
    后有达庄周于湣王,遣使赍金百镒,聘以相位,周不就。使者曰:“金至宝,相尊官,何辞之为?”周曰:“君不见夫郊祀之牛,衣之以朱彩,食之以禾粟,非不乐也。及其用时,鼎镬在前,刀俎在后,当此之时,虽欲还就孤犊,宁可得乎。周所以饥不求食、渴不求饮者,但欲全身远害耳。”于是重谢。使者不得已而去。复引声歌曰:
    此故事《史记》亦有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楚王使大夫聘庄子,《秋水》亦言及,本事则见于《列御寇》。同一故事,传闻异辞,《史记》归于楚,《引声歌》归于齐,或有不同的史料来源。“饥不求食、渴不求饮”,导入琴曲歌辞。上文言“避乱自隐”,此处言“全身远害”,揭示了全曲的主题。“重谢”之“重”,读chóng,不读zhòng,再次辞谢。“引声”,拉长声音,同时也作为歌名。《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永言”而“声依”者,引声也。歌辞神完气足,伴以古琴之点缀,如闻天外之声:
    天地之道,近在胸臆。
    天地之道,完完全全在于人,就在人的身体上,就在人的心中。这句诗气派非常大,天地的关系就在人,这是中国的思想。你要研究天地,就要研究人。现代学科的研究方式,往往从天地人中切割一块下来,整体性没有了。“近在胸臆”,那就是所谓炼气,其来源是先秦的方仙道,也是庄子时代的炼功家。
    呼噏精神,以养九德。
    “呼噏”一般写成“呼吸”。“呼吸”这个词汇,在现在的理解中,指人肺部器官的活动。“呼噏”对应人本身一开一合的律动,“呼吸”对应的器官活动,仅仅是人身律动的一小部分。炼功家往往喜欢谈什么胎息之类,“呼噏精神”比这些更深,相应于《齐物论》的“今者吾丧我”。在这种状态下,他对自己身体是没有感觉的,直接就是精神呼和噏。“噏”字来自《易经》的翕辟,翕(噏)就是闭,辟(呼)就是开。呼噏精神,一开一闭。此外“噏”还有收敛的意思,《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噏之,必固张之。”“以养九德”,这里的“九德”应该是泛指。这个词《尚书》中用过(见《皋陶谟》),《左传》中用过(见昭公二十八年)。庄子深通易象,也可以用《周易•系辞》“三陈九卦之德”来讲。美德不是来自宣传号召,不是来自剽剥概念,也不是来自组织监督。它是一个人在身心高度平衡状态下的自然流露,在此状态下他不会想到做坏事。
    渴不求饮,饥不索食。
    这就是先秦到汉代一直相传的辟谷法。张良晚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传说汉末创立五斗米道的张道陵(34—156),自称为汉初张良(?—前186)的后代(《太平广记》卷六引《仙传拾遗》)。
    避世守道,志洁如玉。
    “避世守道”,远离污浊的世间,坚守其道,把炁修炼得纯粹,“志洁如玉”。这应该是炼功家的思想,在我看来不是庄子的思想。《天下篇》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必须重视这两个向度。如果用古希腊的语言来讲,这是通过法律、政治而走向神圣,而不是绕过法律、政治而走向神圣。我曾经讲过,《齐物论》南郭子綦到《寓言》变成了东郭子綦,并不是一开始就停留在东方,然后就永远不动了(参见拙稿《南郭子綦的姓名变化及其进步路线》)。守,李善《文选》注引作“俟”。
    卿相之位,难可直当。
    《秋水》记载有“惠子相梁”的故事。庄子去看惠子,有人挑拨说:“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非常恐慌,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对他说,你没有听说过南方的鹓雏鸟吗?“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我是如此高洁之人,你的梁国在我眼中不过是腐鼠罢了,即使送给我,我也不会要,你又何必紧张呢。《秋水》还说,乌龟宁可活着在泥塘里摇尾巴,也不肯死了被装进精美的盒子,把骨头藏在庙堂之中。
    岩岩之石,幽而清凉。
    后来有一句话叫“漱石枕流”(参见《世说新语•排调》),描写炼功家和隐士的境界。旧题晋葛洪撰《神仙传》有曰:“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当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枕块寝处,乐在其央。
    生活和睡觉都和泥土打交道,并且乐在其中。
    寒凉固回,可以久长。
    “固回”,有的版本写成“回固”,有的版本写成“周回”,他坚持走这个圈子,把生命理解成将圈子走通。“可以久长”,消除了怕死的恐惧,达到道教所追求的长生。
    在我看来,这首琴曲歌辞就是伯夷、叔齐的境界,加上先秦传下的方仙道修炼方法。作者还是小隐的境界,没有达到大隐,更没有达到“隐故不自隐”和“隐于几”(参见拙稿“《齐物论》析义”)。后世往往把庄子理解成逍遥世外的隐士,其实只揭示了庄子一个极小的侧面,所以歌辞作者肯定不是庄子。《庄子•刻意》有言: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刻意》在《庄子》的外篇,王夫之认为“非庄子之书”(《庄子解》卷十五),大体可认为出于庄子后学。文中评论了几类人,第一类是“山谷之士,非世之人”。这些人不同于流俗,但是喜欢唱高调,而且满腹牢骚。第二类是“平世之士,教诲之人”,他们规规矩矩做君子,讲求道德修养,可以认为是儒家。还有一类是“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这些人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有一类是“江海之士,避世之人”,这些人是隐居之士。最后一类是“道引之士,养形之人”,这些人是炼功家,“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引声歌》讲的就是第四类和第五类人,而以第五类人为主。《刻意》作者所理想的是:“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虽然庄子神行莫测,其思想有更高的境界,但从这里的描写中,还是可以大体见及后学心目中的庄子形象。

    2009年3月20日

    原载《文景》2011年5月号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Empty 回复: 张文江 :《引声歌》讲记

    帖子 由 杨典 2011-07-18, 22:37

    此文好看,谢谢陈均兄转来。

      目前的日期/时间是2024-05-20,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