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最新主题

» 范子烨: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

附件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Attachment1111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138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

附件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Attachment书法 00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8 Kb) 下载0次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Attachment书法 00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3 Kb) 下载0次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Attachment书法 003.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6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

附件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Attachment银阁寺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85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4 posters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01, 19:10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2506382777577179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5367441542377165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5367467521051165


    近日在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2003年,上海辞书),所谓十七卷,即指美国二卷、日本二卷、英国五卷,爱尔兰八卷。因此十七卷本为第一次公开出版,除我手里收藏的过去的那些《永乐大典》残本现代版之外,这里所收的内容更加迷人,且是全彩图精装影印本,很能体现该书过去的风貌。故闲暇时,可在此随读随记,与诸友一起参阅古籍之美,古事之奇。


    一、回头
    永乐大典卷之八百三,起首便是宋人阮阅《千家诗话总龟》(即《四库》存目之《诗总》)。阮云“前人文章,各自一种句法”,所谓“句法门”。然后以老杜、东坡、阮籍之流为证。此为古人论句法锋芒之作也。其中有徐师川云:“作诗回头一句,最为难道。如山谷诗所谓‘忽思钟陵江十里’之类是也”。什么是回头一句?这是我等今日写作之人极应该仔细研究的。因写诗最忌一头扎下,一条道走到黑,如无头苍蝇,只知发泄,却不知回头是岸。如我去秋曾写过一句:“大惊讶处,转头皆空”,亦是此意。
    附件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Attachment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66 Kb) 下载0次


    由杨典于2011-11-02, 12:01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商略
    商略


    帖子数 : 529
    注册日期 : 11-03-17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商略 2011-11-02, 09:53

    葵花宝典呀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02, 12:02

    谢谢商略兄。

    二、门
    同上,宋人《诗话总龟》中之分类,以“门”字为纲,如句法门、苦吟门、留题门、寄赠门、故事门、感事门、用事门、纪实门、用字门、押韵门、咏物门……如此诸多门类,几近后现代之批评法。诗本无门无派,情由心生,触类旁通,写诗的人在抒情叙事之时,也并未给自己拟定一个什么门。而一旦落笔,便“浩然与溟滓同科”了。初衷往往变成了外道,此亦文学之无奈罢。
    avatar
    菱角


    帖子数 : 217
    注册日期 : 11-05-03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菱角 2011-11-02, 12:50

    恩,写诗时确实没拟定什么门。
    陈均
    陈均


    帖子数 : 251
    注册日期 : 11-03-15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陈均 2011-11-03, 22:32

    又见新辑 Basketball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04, 10:22

    谢谢菱角,陈均兄。继续:


    三、錬字
    第十九页,“作诗在于錬字,如老杜‘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是錬中间一字。又曰‘地拆江帆隐,天清木叶闲’。是錬末后一字”。此说法也是当代诗该借鉴处。然刻意求之,也不尽然。仅就此两例,为何前面一句不算錬末后一字?后面一句不算錬中间第二字?看来阮阅认为的錬字法,主要指对动词的运用。的确,写作中,对动词的把握,相对而言比形容词要微妙一些。若不够,便会用力不足,若太够,又常会用力过猛。所以写诗大多是巧劲,须于不动中求动。若帕斯捷尔纳克之诗:“太阳坐下来,对我表示深切的同情”,便是此意。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04, 17:32

    四、活水

    第四十六页,“咏茶门”提到宋人胡仔《苕溪渔隐》有载:“东坡汲江水烹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阮云此诗的确可谓“道尽烹茶之要”,而我更觉奇在小中见大,藏江月于甕瓶之中耳。另,我反过来再观《苕溪渔隐从话》前后集百卷,该书本为续《诗话总龟》而编撰,自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杜牧、杜甫、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论起,共一百多人,旁征博引之大雅,远过于阮阅,其中尤其以杜甫苏轼为详,确是诗话中一流上品,也是我最爱翻阅的典籍之一。如胡在自序中便直接批阮的《诗总》因走分门别类的套路,实在是“未知诗之旨矣”,我深以为然。不过胡仔与阮阅,皆为古代诗学大家罢,亦堪称古人读诗之“活水”也。该书1962年有郭绍虞版,廖德明点校本,可资参阅。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15, 11:51

    五、蜀酱

    第一一二页,有所谓“饮食门”,其中谈到蜀酱,也称蒟酱。蒟即蒟蒻,是南方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芦子、槟榔蒟,为胡椒科。花淡黄色,外围紫色苞片。地下茎扁球状,含毒,据《本草》里记载可“解瘴疠,去胸中邪恶气,温脾燥湿”。蒟酱又叫“蒌叶”,果实像桑葚,有辣味,古代川人制为酱食用。阮阅写到蒟酱或蜀酱,并未注引诗文,只用了晋人左思《蜀都赋》里的四字“蒟酱流味”,也未有任何说明。左思全句应为“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所谓番禺之乡,非今日广东番禺,古时做蕃禺,即指蛮夷之地,或下里巴人之村野。记得我儿时在川中生活,似并未曾听人说起蒟蒻这个名词,也没吃过蜀酱。后来方知,所谓蒟蒻,即魔芋也。魔芋种类繁多,有上百种。而四川人所食之魔芋,却是家常菜,如红汤魔芋,清油魔芋,皆为我童年最爱之美食也。



    六、立身

    读至“拾遗门”,所引林和靖、东坡、杜子美、白乐天等人关于贫贱与妇人之忧,最能结合今日人心来看。所谓“马从同事借,妻怕罢官贫”或“长贫任妇愁”等,皆为古人气节观与今人所谓经济压力与家庭责任等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因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来自雄心与世俗的矛盾纠结。本书收《诗话总龟》残四卷,未得观全豹,难以太多置喙。然其中不乏传统士人骨鲠之气,偶尔酸腐,读来却也能一吐烦闷。人世间势利太多,无奈太多,不得已处太多。读书非为逃避祸乱与黑暗,恰是在渴求一种心学的东山再起。如徐世昌云“捧日立身超世界,拨云屈指数山川”,甚合吾心;如东坡云“鬓丝只好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旌旗”,最得此意。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20, 15:26

    七、鬼工

    《永乐大典》以字排序分卷,先出一字,然后列出历代与此字相关典故、诗、名词、人物或文章。如本书所收之8569残卷,有“生”字。然后再列放生、赎生、尊生、写生、采生、挑生、捉生、杀生、到生、食生、合生、可怜生、六生、平生、全生、群生、畜生等,并遍搜古籍,依次再写其中故事。如第一四九页,记有元人郭霄凤《江湖纪闻》之采生一则,读来颇诡异。云:吉州游某到漳州一个姓舒的人家寄宿。游这个人在寄宿中一直说有病,拖着不走。其实是他“能役鬼工,如鬼耕鑿搬运,樵蔬洒扫”。据说他所有的事情都是让鬼工来替他做的。游的办法是,先买一个童女,使女嫁给被寄宿的人家。目的便是让“女婿”也成为他的鬼工。然此女因与舒家人感情相好,便告知了实情。原来,游某的采生法是先到山上,栽一竿竹于神庙前,三日后,再挖一个地洞,然后敲锣打鼓,将“女婿”骗上山,说是祭祀,将其推到洞里埋下,只留一个头在外面。然后再“用竹尾击汝髻,用锹断汝头,使头掷向神前,血洒神面。是时,汝即为鬼工应役矣”。此女还告诉夫君,游某用她嫁人来做这样的事已有三次了。“女婿”大惊。不过在这最后一次的采生中,不知为何,山上的神庙突然遇到了乌风暴雨,而游“如被空中提起,忽坠下”而死。此则故事之荒诞,令人想起拉丁美洲文学之魔幻、六朝志怪或《夷坚志》等传统。且元人说部,颇好巫风,虽史上也不乏其事,然写来也多为遣怀,以慰无聊之生。夫“采生摘割”,古时遍及民间,常见于文献。汉时所谓“造蛊”,宋元时所谓以取生人耳目腑脏或折割其肢体来“造厌魅符书”等邪术,此风至明清时尤甚。这种将“中国文明中的野蛮性”完全展露出来的资料,也充分表现了群氓生态下的集体无意识。而善于专研者,这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学角度,如美国汉学家孔飞力所写《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其着眼点亦大抵如是罢。



    八、闲游

    这几日天气骤冷,京城已数日不见日光,胸中块垒,不得尽吐。读到一八〇页“平生”,便忽见引陆放翁《平生》诗,句云:“平生涉世似虚舟,不著胸中一点愁。已用浮云看富贵,肯缘华屋叹山丘?戴溪寒酿千峰雪,严濑声酣七里秋。好景人间随处有,未埋白骨且闲游”。顿觉浓云飞散,心中凉爽,愁闷烟霞一扫而光,真快意之作也。
    avatar
    菱角


    帖子数 : 217
    注册日期 : 11-05-03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菱角 2011-11-21, 00:05

    “《永乐大典》以字排序分卷,先出一字,然后列出历代与此字相关典故、诗、名词、人物或文章。”

    看来这部书内容一定很丰富。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23, 18:43

    谢谢菱角,继续:



    九、可怜

    一六〇页,载有“可怜生”一则,甚有趣,据《传灯录》云:“大安和尚曰:安在沩山三十年,看一头水牯牛,落路入草便牵出,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目前,终日露面一地,赶亦不知也”。此堪为第一等为急躁与懒惰而立下之惊醒语。记得卡夫卡有言:“我们是因为急躁而被赶出了伊甸园,又因为懒惰而永远不能回归”。此可怜生处,何其相似耳。



    十、先生

    8570卷,即“生”之第二残卷,以“先生”为主,罗列了近百位历代先生之事。其中引《韩诗外传》言:“先生之为言,犹先醒也。以予观之,所以呼为先生,以其闻道先乎我也,故云先生,非所生先乎我也”。此理与韩愈《师说》相类耳。后来又举出很多先生,其中好听的有蜀先生、醉先生、玄行先生、怀冰先生、水心先生、木石先生、草庐先生、紫霞先生、鹿庵先生等,皆为史上雅人。意外的是,其中还提到了乐圃先生,即宋人朱长文。朱长文乃著名典籍《琴史》之作者,字伯原,但只引《吴郡志》所言:“长文擢第,号其居曰乐圃,时俊咸师仰之,号乐圃先生”,竟然并未提到伟大的《琴史》,可见编撰者何其疏忽也。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24, 12:15

    十一、伐藤

    二六九页,载唐人舒元舆《悲剡溪古藤》一文,读来甚觉古雅锋利。文中云:“剡溪上县四五百里,多古藤”,但这些植被常常被砍伐,因“溪中多纸工,持刀斩伐无时。劈剥皮肌,以给其业”。舒元舆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纸工在这里伐藤造纸,是因为这世间有那么多的人需要拿纸来写文章。所谓“比肩握管,动盈数千百人,人人笔下,动数千万言,不知其为谬误。日日以从,自然残藤命,易甚桑叶。波波颓沓未见止息。如此,则绮文妄言辈,谁非书剡纸者耶?纸工嗜利,晓夜斩藤以鬻之。虽举天下为剡溪,犹不足以给,况一剡溪者耶?以此,恐后之日不复有藤生于剡溪矣。”舒元舆更认为“藤生有涯,而为文者无涯。无涯之损物,不直于剡溪而已。予所以取剡溪以寄其悲”。舒元舆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但也说得有些道理。不过说写字的人太多,而且文章“胜众者,果自谓天下文章归我,遂轻傲圣人道”云云,又沦为特权意识了罢。舒身为唐文宗时期的御史中丞,曾以《牡丹赋》一文而享誉唐宫,据说“文宗绕栏微吟,为之泣下”。他后来参与了唐文宗灭宦的计划,但毕竟敌不过仇士良集团的势力,在“甘露之变”中落了个腰斩与灭门的结局,其命运几与剡溪中的古藤相类,令此文读来更仿佛诗谶,殊为可惜。




    十二、越纸

    古时之纸,因地名而传者有多种,如蜀纸、峡纸、剡纸、山纸、宣纸、歙纸等。剡溪本为曹娥江流经绍兴的一段支流,故用剡溪之藤所造之纸,也称越纸。本书第二七四页,便载有《会稽志》所引孙因《越纸赋》,即“系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云云。查南宋嘉泰《会稽志》,为宋人施宿与陆游父子等参与编撰,陆游乃山阴(即绍兴)人,而南宋朝请大夫孙因则著有《越问》一卷,所言当不虚。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28, 12:11

    十三、敲月

    二八七页,引《北磵禅师集》之“捣纸诗”,有“忽闻敲月响,误作捣衣声”之句,可为古琴曲《捣衣》之解。且此句可直逼当下所谓“蓝天的马达声”是如何“天才”云云之说。



    十四、姓纸

    二八九页载有引北齐魏收《魏书·官氏志》之所云:“渴侯氏,改为纸氏”。看来天下曾有姓纸的人,奈何早已绝了香火。



    十五、知白

    二七七页,引了两篇出自《刘后村集》的谈纸的文章。一曰“赐楮知白诏”,一曰“代楮知白谢表”。虚拟一场君臣对话,表达纸的幽雅。所谓“楮知白”,即纸的别名,因造纸要用楮。二七八页又有《方秋崖集》之“楮知白赐号纯素先生诰”,也皆为此意。又引《姚成一雪坡集》之“高同父卷子纸叙”之言,所谓“国重士,士重文,文重卷”云云。古人将纸看做很高洁之物,堪比隐逸之君子,更如君臣父子之伦理,故名知白。如后来明人闵文振有《楮待制传》云:“楮待制,初名藤,及长为世用,更名知白, 会稽剡溪人。”再如近代音乐学家沈知白,其名大约便是来源于此吧。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1-30, 10:49

    十六、咫尺

    二九二页引《洪武正韵》曰:“贾逵云,八寸曰咫”。又引黄庭坚诗:“远者盈寻近盈咫”。从小就常说咫尺天涯,近在咫尺等,一直对其具体的长度很模糊,今方释然。



    十七、砥柱

    砥,即在水中磨砺过的石头,通常已光润、平滑、完美。如平时我们所谓的“中流砥柱”是也。本书10112卷引有《淮南鸿烈解》一段美言,专门谈此石的状态,云:“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至阴生牝,至阳生牡。夫熊蛰藏,飞鸟时移,是故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黄水宜金,清水宜龟”。



    十八、诗魔

    第三五三页,谈“诗意两用”中,引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所载:“白乐天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又云:‘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皆已销,此病独未去’”。白香山所谓诗魔者,与今日所谓“写作习惯”或写诗的理想等,相差多远?



    十九、马舟

    本书13220—13230卷,通篇谈“用”字。古人所谓的用,概念上铺天盖地,不一而足。如其中“假物所用”引《荀子》之言:“假与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若真如此,荀子的话可以被无限推理下去:如假此字者,非为语言也,而为说理。假说理者,非为理论也,而在为人。假为人者,亦非苟活,而在尊严……汉语的悖论与模糊便在于此。不知哪一段算是真正的用。抑或都是真用?即名非是,如《金刚经》法本法无法,全是如此。东方哲学总是有一种黑色的思想,让人怀疑。为何不能就为马,就为舟楫而行?马即千里,舟即江河。马与舟楫,难道便不能实用于目的,甚至就是目的本身了吗?此道与器之分别心,我看却未必。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杨典 2011-12-03, 23:41

    二〇、尘饭

    三五六页,有《韩非子》云:“夫婴儿相戏也,以尘为饭,以塗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晚必归馕者。尘饭塗羹,可以戏而不可以食也”之句。查“胾”音自,《史记》中所谓“大脔”也,即大块的肉。此节读来,未有子女者不知所以然。今我已为人父母,方知韩非的确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我女儿也曾将塑料玩具或木头玩具,当做“胾”塞进嘴里,甚至半天取不出来,急得大哭不止。尘饭塗羹,在儿童的情境里确是堪比真食物更美好的东西。



    二一、拳头

    三五七页,抄《颂古联珠》中沩山师云:“龙门远颂曰:家肥生孝子,国霸有谋臣。拳头劈口槌,未到无儿孙”。即行为胜过妙语,可称狂禅。



    二二、死句

    同上,引《禅林僧宝传》云:“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诸方只具啐啄同时眼,不具啐啄同时用”。此可为今日一切诗家三省之言。



    二三、一喝

    三五八页关于“一喝不作用”,引了《宗门统要》里魏府兴化存奖禅师与旻德长老的对话,所谓“起便喝,师亦喝,德又喝,师又喝”,真像是一种神学的反复推理,不断革命。又宛如在园林中行走,刚过一山,又现一石,左转长廊,右出亭台,实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所引之诗,多有惊讶。如“狞龙出水虎离山,四起风旋万顷烟。若具阿那律正眼,横身三界背摩天”,真乃巨人之作也。如“单刀直入不须论,拟议之间宾主分,不得放他旻德过,须知兴化棒头亲”,堪称英雄之言也。或如“握七星刀寻作者,倒司农印对寇仇,当阳一句分宾主,九曲黄河水逆流”,可谓大将军之语也。又如“一喝两喝,全机出没。宾主历然,未免俱瞎。半夜摸乌龟,明月照积雪”,直是高僧之棒也。细思量,此类文字,古人典籍里真不知还有多少,不禁望尘莫及,只好掩卷长叹。
    avatar
    菱角


    帖子数 : 217
    注册日期 : 11-05-03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Empty 回复: 读海外新发现十七卷《永乐大典》笔记(陆续添加)

    帖子 由 菱角 2011-12-29, 10:03

    “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说的好。

      目前的日期/时间是2024-05-09, 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