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最新主题

» 范子烨: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闲话室内乐 Empty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闲话室内乐 …

附件
闲话室内乐 Attachment1111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138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

附件
闲话室内乐 Attachment书法 00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8 Kb) 下载0次
闲话室内乐 Attachment书法 00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3 Kb) 下载0次
闲话室内乐 Attachment书法 003.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6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闲话室内乐 …

附件
闲话室内乐 Attachment银阁寺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85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闲话室内乐

    avatar
    欧南


    帖子数 : 248
    注册日期 : 11-04-26

    闲话室内乐 Empty 闲话室内乐

    帖子 由 欧南 2012-04-21, 23:16

    室内乐的由来和欧洲贵族生活有关。简单的说,室内乐是一种脱离宗教严肃意义上的,世俗化的音乐,它和人的趣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也有“钟鸣鼎食之家”之说,无非也是贵人用音乐伴宴,除了炫耀,助兴之外,并无其他目的。当然,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比较严肃的,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室内乐是后来的事情,是19世纪以后,室内乐定型后的思维。在早期,人们欣赏音乐远非现在那么严肃。我们现在通过一些当时的影片,或者资料都能发现,早期人们对待音乐,尤其是世俗化的音乐远没有现在那么严肃庄重,音乐无非是寻欢作乐的途径,而伴宴助兴,正是音乐的目的。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室内乐产生于室内,它和教堂音乐的区别在于它存在于宫廷,或者贵族的私人客厅中,因为受环境制约,故此是一种小型化的音乐形式。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来看,室内乐并不像教堂音乐那样,承担着教化,启迪心灵的义务,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又由于参与者大多都是皇亲国戚,和有身份的贵族。所以,从室内乐形成时,即已经注定了它是一种以典雅的曲调,以培养优雅的社交礼仪为重点的音乐形式,这和一般普通民众所欣赏的,俚俗的民间音乐又有所区别。



    室内乐究竟产生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它的雏形在中世纪便存在,但室内乐真正得以发展的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也说明,是空前的世俗生活推动了这一艺术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最早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世俗音乐是歌剧,当时,人声还是最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由于歌剧推动了弦乐器的发展,尤其是小提琴开始渐渐定型,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模样,并逐渐取代琉特琴等,成为弦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这使得早期的室内乐大多用琉特琴开始转移到以小提琴为主的器乐形式,这一改变现在看来其历史作用不可忽视,小提琴不但日后成为室内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也是最主要的乐器。



    在早期室内乐的发展中,意大利的作曲家功不可没。在巴洛克时期,室内乐的高声部通常由小提琴,双簧管或者长笛担任,低声部则由大提琴或大管,古钢琴用来演奏和声的三重奏奏鸣曲形式,这一时期还是以娱乐为主,而室内乐逐渐从宫廷中脱离出来,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演奏形式,是意大利作曲家的功劳,期间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科雷里,塔蒂尼等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他们室内乐远非现在这么完善,但室内乐开始通过他们远播法国、德国、英国等国,促使了一个室内乐巨人的诞生,他就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



    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



    作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的海顿,或许功劳还不仅仅是留下了卷帙浩瀚的音乐作品。海顿受人推崇的历史功绩是定型了“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诚然,海顿虽然不是这两种器乐形式的首创者,但他是个坐标,谈起室内乐是绕不过海顿的。



    室内乐的形式其实有很多,有弦乐的,也有器乐的。常见形式如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六重奏等等。但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的一个基本形式,且在室内乐中,四重奏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目远远超过了其他形式的室内乐。



    早期的意大利四重奏其实是四声部的奏鸣曲,乐章数目不固定,乐器也不统一,就像前面说的,高音部可以用小提琴,双簧管或者长笛等等。1755年,海顿应菲恩贝格伯爵的邀请,在他的府邸任作曲家兼小提琴手。当时菲恩贝格伯爵家中的乐手只有四个人,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一个大提琴,这样一个配置令海顿颇为头疼,他甚至不知道如何为之作曲,在无奈之下,海顿只能将两把小提琴分开成两个声部,而中提琴,大提琴分别担任内声部和低音声部,这样一个新的组合诞生了。此后,海顿在《第17弦乐四重奏》中又确立了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使得弦乐四重奏正式定型,成了现在常见的形式。



    海顿四重奏有很多“浑名”,这也反映了他幽默的一面。如《第49弦乐四重奏》在末乐章模仿蛙鸣,故又名《青蛙四重奏》、《第63弦乐四重奏》开始模仿云雀鸣啭,故又名《云雀四重奏》、《第74弦乐四重奏》模仿马蹄疾驰,故又称《骑手四重奏》等等,不一而足。而他最著名的《皇帝四重奏》,因为采用了“上帝保佑吾王”词,曲调写的庄重肃穆,现在仍然作为德国的国歌,广为人知。



    海顿一生共写了83首弦乐四重奏,是这个领域中无可争辩的大师。海顿的四重奏典雅,精致,有着一股浓郁是绅士风度,他表现了农耕时代一个有修养,彬彬有礼的绅士对世俗生活的热情。海顿的音乐很少有后世音乐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悲伤和痛苦,他是个乐天和幽默的人,这使他的音乐有些过于的雅致,让人联想起悠闲华丽的宫廷生活,庭院的喷水,甘醇的葡萄酒和闲适的漫步,这是海顿音乐的特征,也是工业革命以后,很少再出现的宫廷文化,农耕文化的余韵。



    古典和以后的室内乐



    受海顿影响,莫扎特也写了23首四重奏,尤其是莫扎特1773年在维也纳期间,听了海顿的四重奏后,大为赞赏,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连续写了6首弦乐四重奏,并将它献给了海顿,这也是莫扎特写的最好的6首四重奏。莫扎特的四重奏延续了海顿的风格,华丽热情,充满着律动感。



    或许古典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室内乐就是贝多芬写的16首弦乐四重奏了。和他同时代的舒伯特将更多的内心感受写入他的三重奏,四重奏中。在舒伯特那里,我们很少再能听到海顿,莫扎特时代浓郁的宫廷气息,那种无邪,欢快的娱乐。舒伯特的音乐有着一种迷人,浪漫的忧伤,他的室内乐富有戏剧性和歌唱性,旋律舒展优美,舒伯特基本上是生活在诗歌语境中的作曲家,在表面热情奔放之后,隐藏的却是深沉的忧伤,这使舒伯特的音乐启开了以后浪漫主义常见的忧郁的倾向,成为了19世纪音乐典型的风格。



    贝多芬写过很多室内乐作品,我们所熟悉的如《大公三重奏》、《鬼魂三重奏》等。但贝多芬最重要的室内乐是他的16首弦乐四重奏,和他的交响曲,钢琴奏鸣曲一样是贝多芬最重要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晚期四重奏(五首四重奏和一首单乐章的“大赋格”),至今仍有很多不同的分歧,或许晚年的贝多芬已经不再有壮年时期的豪迈、无畏的精神。在他的晚期四重奏里充满着阴森和冰冷的默然,这或许是一个疲惫大神最后的觉知,他已不再把唤醒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使命。在那些作品里,他的冷漠,寡淡,那种面壁式的自言自语,反映了一个奋斗一生的人最终的寂寞,这些音乐或许不是写给观众听的,贝多芬已经完成了警世式的《第九交响曲》,在弦乐四重奏中,包括他的晚期钢琴奏鸣曲一样,音乐似乎是他和自己的对话。如果我们不被贝多芬交响曲所表现出的,宏大的气势所迷惑的话。在室内乐里,或许我们能更多的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贝多芬,一个生命已经步入暮年的大神。



    贝多芬在内心的深度上几乎没有多少人能超越。在浪漫主义时期,写室内乐的大家很多,如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等,但基本上是延续这一题材而作。在这里我们能听到很多曲式上的多样化,结构上的发展,内容上的丰富。但很少有贝多芬那样复杂的精神体验。他的个性使他成为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既有这种信念,必然会比别人承受更多,这好比是耶稣,但丁……。



    室内乐的风格到了20世纪以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弦乐四重奏这一传统形式开始渐渐衰弱,现代的作曲家更喜欢以独特,甚至怪异的音响效果,色彩,节奏感来重新赋予室内乐以新的含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为等主,甚至更为激进的如波列兹,斯托克豪森的实验性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瓦解了自古典以来音乐以表达精神,情感为主的创作手段。音乐成了一种更具私人化的实验,德彪西,勋伯格等莫不如是。作曲家已经不再像先辈那样具有使命感,这对传统守旧的人来说,或许难以接受。但对艺术家来说,他们经历了百年来从来不曾遇见过的巨大的社会变化,时代的发展令人无所适从,尤其是科学的发展,让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更为透彻,也更为绝望。的确,贝多芬式的,天真的音乐理想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时代了,在现实面前,艺术家能有什么作为呢?20世纪现代派的音乐有着明显的小圈子,知识分子化的特征,仿佛又回到了旧时的宫廷,而所区别的则是现代的室内乐有着更多的实验的痕迹,思辨的味道。如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等等。



    20世纪,继承了自海顿,贝多芬以来弦乐四重奏传统,并具有现代风格的,最重要的弦乐四重奏要算是巴托克的6首弦乐四重奏,和肖斯塔科维奇的15弦乐四重奏了。当然,这些现代的四重奏作品除了有着复杂的现代技巧外,其艰深甚至晦涩的音乐语言也使得一般的观众望而生畏。



    室内乐在风格上的流变,也验证的社会的变化。从巴洛克到现代,不过短短几百年的时间,它的变化之大,既让人惊叹音乐的进步之快,也让人难以适应。

      目前的日期/时间是2024-04-29, 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