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访商略
——商略访谈
知觉:你现在多用繁体字,想请你说说回归繁体字的诸多利弊。你大概是什么时候使用繁体字开始频繁起来?不仅仅是阅读。
商略:使用繁体字是手头工作的需要。这几年手里在做的事,涉及金石碑铭,需要使用繁体字。也就这三四年的事吧,因为在编撰两本书,《餘姚虞氏金石录》,与《餘姚县墓文砖两百品》。
知觉:繁体字的变化更接近六种文字成型体例,比如“象形”。你从文化角度体会到简体与繁体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商略:你说的是六书吧。简体字会混淆字义,也就是说,现在的某个简体字,可能是包括数个繁体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破坏。原本某个字的含义是精准的、单独的,如今有可能是模糊的、多重的。读古文,必须读繁体本,能更好地理解语义。
知觉:阴刻的碑文很多,但很多失于年份,字迹漫漶。很多裨益史部,地方志。但研究者很少,什么原因促成你要去做这个工作?
商略:研究者其实也不少,只是这些人过於沉默吧,我们看不到。或者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进入我们的视野。也只有安静地,沉默地做着事,才能把“这类事”做好。文史的事,需要很多时间去爬梳文献,做摘录,没有消失的勇气,就做不好这件事。
知觉:碑文所记,其实是当时风尚。这个“当时”被切割后,似乎风尚不再了。
商略:我涉及的,都是墓志,关於个人生平,职官,人生际遇等等。
知觉:墓志铭的文法,很多都是汉赋延续。以后还可延续不?
商略:誄文有汉赋延续吧,唐代有些墓志的行文,接近唐代律诗了。墓志文的文学性,我着眼得很少,主要是志主生平,职官迁转分析,并且这些史料是否可以补充正史或地方志的不足。
知觉:地方志现在很局限于“地方”了。每个地方都有地方志,但彼此似乎很少交流。比如古代官员的动迁贬放,似乎只在自己的视野内留下记录。
商略:地方志一直局限於地方。民国以前的地方志,还是值得一看的。
知觉:会涉及很多风俗?掌故?
商略:是的,风俗,掌故,才是最吸引人的。很多宋代的风俗在我小时候还保存着,或者没有多大变化。但这几十年来,变化大了。迁转是个术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调动,贬謫不在此例。
知觉:变化的确很大。“礼”在父辈或者祖辈身上体现很多。他们哪怕不读书,“礼”的基因还在,但现在的人群,似乎没有任何“礼”的基因了。比如我们小时候,我的父亲再忙,亲戚朋友的葬礼是必须参加的,而到了现在我们这一辈,似乎已经可有可无了。
商略:这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他们自己都不信的那套东西来教育下一代。
知觉:文化曾经丢了,现在又想拾起来,有那么容易吗?不喜欢的时候也是大跃进模式,现在重拾文化又是大跃进模式。让我想起一个词“文化养殖业”。
商略:拾起来会很难。需要很多人一点点地去做
知觉:很多人是在做,但似乎没有求道精神了。
商略:在做是第一步吧。在做总比不做好。
知觉:文化和产业本身不搭界的,硬放在了一起。这种因果会好吗?
商略:产业,是商业,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吧。
知觉:比如到处都是国学班,你怎么看?
商略:希望这样的国学班对孩子有帮助,能恢复他们对於传统的信心。国学班比之语数英,少得多了,你就把它看成书法、象棋、围棋之类的兴趣班吧。有人有兴趣去学,总是好事。
知觉:当作苏醒?
商略:要批判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只批判一个国学班,视野就太小了。应该从整个教育体制去批判,去推翻。
知觉:或者是让教育更多元化?
商略:国学班有投其所好的一面,或者说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对特定客户群的心理体现。一个学校要生存,赢利是必须的,这个责怪不了民办的培训学校。我想我应该更多着眼於中国的中小学应试教学体制对於孩子身心的戕害。
知觉:“应试”本来应该是成人之后的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把“学”和“试”混淆了?我记得任继愈先生曾说过,科举本来很高级的,但一代比一代把科举弄废了。现在擢拔人才体制已经到了幼儿园了,这让家长孩子不胜其苦。
商略:这是最混蛋的地方。他们在有意贬低科举。如果科举不好,借用他们的理论,早就被淘汰了,而它恰恰生存了那麼久。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一直在完善,到明清已是相当成熟。当然这个制度也有它的缺陷,但在我看来,比之现在的教育体制,不知要高级多少倍。教育体制与政治体制相连。古代的官员,都是真正的读书人,有儒学正统,有道德底线。现在啥都没有了,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国家了。
知觉:你比以前更加真性情。
商略:我还是个诗人啊。
知觉:你也是孩子父亲。谈谈教育上的苦恼。
商略:没办法。只能适当地屈服。我给孩子说,自己觉得努力了就行,考多少分都没有关系。中考有普高和职高之分。职高的风气多不好,所有家长都有所担心的,进入了这个染缸,孩子会变得怎么样。至少,我希望他能考上普高吧。这点我倒不担心。
知觉:任何单位的“工作”,就是基础于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十分单一。风气,其实也是从谁游。但游学,是真正看不到了。
商略:这个教学体制,把初中毕业生,分成绩好坏,一分为两,就我这个地方,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要读职高。
知觉:孩子们很少能交到忘年交,老先生也没有什么雅量提携后辈。似乎与品德没有关系很长时间了。
商略:问题是老先生找不到愿意从事他那一行的后辈了。
知觉:有道理。我记得你曾经诗歌里面写过一个系列。比如篾匠。当然也有古代地理的,逐渐在少。
商略:功利性过甚吧。有些是自然的淘汰和减少,像篾匠。有些是被物质社会所破坏的。
知觉:“物质”社会也只是一面,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什么坏了都要“修”,但现在似乎什么都不修了。物被肆意的利用与丢弃。和我们中国文化里克己复礼的概念全无关系。语言也是如此,你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善于修“辞”的人。
商略:修,是一种怀旧。现在的人,似乎羞于怀旧。
知觉:你的诗歌里呈现很多。微言,温言,曲言,好象你的另一个世界,内敛,收藏者。
商略:我的个性使然吧。
知觉:你的诗一直在微调,每次都有变化,但变化都很小。虽然是现代诗,但格调类似魏晋了。
商略:这是某一时间段的,仍在变化。什么写法,我都想尝试一下。
知觉:从汉语角度来说,另辟蹊径的可能性,你怎么想的,使之成为文体?
商略:没多想,只是想尝试一下这样去写吧。
知觉: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但总归有想探索的方向。新古典主义,以前一直是别人对你的定位,你自己觉得呢?
商略:对於写作,我没有什么野心。较多随心所欲吧。怎么舒服怎么来。写得不舒服了,就换一路试试。让自己一直保持一种新鲜感。
知觉:熨帖的方式?
商略:是啊,可以这么说吧。
知觉:写新诗的苦吟的很少。
商略:苦吟也有,这也是一种写法。
知觉:性情多点,还是担当多点。这个是很多诗人的困惑,你的呢?
商略:这两者并不矛盾吧。
知觉:不矛盾。
商略:性情的人,总是能担当的。无法担当的人,让他性情,却是不可想象。
知觉:我指的可能是现世性强的作品。你知道现在有很多社会问题。诗人介入其中,但修“辞”的辞不够,你怎么看这样的作品?
商略:诗没有担当社会问题的必要。可以担当,也可以不担当。
知觉:但已无成诗标准。
商略:要担当,可以使用其它文体。
知觉:能品的能似乎被体现的太宽泛。
商略:诗言志吧,这个志,可以是小情绪,可以是大担当,都可以。诗人永远是自由的,给他们要求,就是给他们枷锁,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这个不应该别人去要求,去指责。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个就已经是担当了。因为体现了自由与民主。
知觉:说起这个“志”,我想起了以前擢选人才的时候总要问志。
商略:擢选方式吧。古时选秀异,有很多途径和方式,即使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它可取的地方。问志,或者说是擢选的问题之一吧。能答上来志,又有什麼用,这样的回答过於简单了。
知觉:你指举贸才,举孝廉之类的吧。
商略:他们用来表决心,就是问志的另一种方式吧。
知觉:表决心什么的应该不算。问志是第一步,然后要行。
商略:中国的读书人,总是羞於说出自己的志的,但他们不乏行。说大了,尽管自己也觉得这么想,但说出来总归是不好意思。
知觉:我觉得孔明问刘玄德志的时候是挺好的。两个陌生人,这点很重要。
商略:孔明要做判断。这个和擢才没关系。
知觉:谈谈你的朋友们吧。譬如说枯山水里的那些人。
商略:沈方杨典都是很好的朋友。泛泛的朋友很多,但交流得多的,也就十来个吧。这样的朋友,大多是亦师亦友的朋友。杨典有我喜欢的性情,多才艺,这些传统的才艺,也是我喜欢的,尽管我不具备。
知觉:大致可以这样来说,枯山水近似一个隐士部落,或者可以说,你们的性情近似一个现代的隐士:大隐隐于网?
商略:说不上隐士吧,这个年纪了,应该多做点事了。而且各自要做的事很多。沈方和我,及本省的柯平,邹汉明,都是交流极多的朋友。这些年都把闲余的时间,转向了文史。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个吧,兴趣和话题,都是这些东西。
知觉:是什么原因或者说契机让你致力于碑文考略和地方志考略这些事情上来的?
商略:不能老写诗,因为写得多没有用。诗人有的是时间,以前都用来折腾了。近十年,总算是找到了一些爱好。诗人“专门”,是很可怕的。他应该多做点其他事。
知觉:中国文人,到了一定年纪,都对于地方志,乡先贤轶事很感兴趣。
商略:这个是。尤其明清一带的江浙文人,都有这样的倾向。
知觉:这个在思想里是有一种传承文化的自觉么?还是对于世事透彻后,一种养心于史的修身之法?
商略:没有。只是种喜欢。金石文献自有他迷人的一面,并不亚于诗歌。现在朋友们在一起,基本不聊诗歌了,聊的是文史,像水经注,尚书禹贡等。没想得那么透。我没那么高尚。我不太乐意做个高尚的人,我也不觉得自己是高尚的人。我做的,只是我喜欢的事。就这么简单。我手里做了一大半的事很多。《诸虞集》的校勘,只做了一小半。《虞氏金石录》倒是快做好了,大约有三十万字。光是心里计划着的事,可以做十几年。历史是个迷宫,或者说死者是个迷宫。我现在所做的,就是通过墓志碑铭,来揭开迷宫的迷底。这个就是考释的吸引力。
知觉:“诗人‘专门’,是很可怕的。他应该多做点其他事。”你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能接着这个说法多说一些么?
商略:我的意思,否则他的营养会过于单一,会发育畸形。我相信,像杨典,他通过古琴和绘画,获得过诗歌灵感,获得过诗歌写作的营养。像我的朋友柏桦,也常年埋身于文史。并非是从中发现什么诗意。诗意是突然的,并不需要我们去刻意地去发现。
知觉:可不可以这样说,这其实是一个养的过程,先将自己养成一个诗意的人。然后,诗意和灵感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商略:诗意是天生的。养的目的,是让它自然地呈现出来。有诗意的人,这个诗意是天生的,并非后天可以训练出来。
知觉:你还在给孩子们教国学么?谈谈你的教学方法吧。
商略:主要是背诵吧。不要求他们都理解。能背下来,而且反复地让他们背,烂熟于胸。其中的意思,在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慢慢地会体会,会理解。主要教古文字。背的经典是孝经,大学中庸,道德经,周易。还教他们一些先秦史,比如史记里的几个本纪,像秦本纪,结合出土的钟鼎文,这样孩子们兴趣也大,爱听爱学。
知觉:你觉得这样做的意义有多大?毕竟现在的环境跟孝经、大学、中庸这些经典写下来时的环境变化的已经很大了。
商略:环境变得不正常了。都不懂廉耻了。如果懂廉耻心,就不会有那么多毒食品了。当代中国的教育很失败,与体制有关。
知觉:最后一个问题,对于知觉,请问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商略:说实话,没有。我很少上网看文章或杂志了。我的精力和注意力现在都在金石文献上。我自己以前也编过刊物《南方》,半年刊。做了三四年,感觉精力花太多,就撤了。所以说,做刊物,无论纸刊还是网刊,都有种文学义工的感觉。说不上伟大,但是值得敬佩。我也敬佩做《南方》的那时的我。现在我没有时间了去看去做了。我今年订了五种刊物:《世界文学》《考古》《文物》《考古月报》《文献》。文学的只剩一种。其余的都与文学没有关系。这可以说明我目前的状况。
知觉: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知觉杂志新浪博客,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批评:http://blog.sina.com.cn/zhijueyuekan
——商略访谈
□疏约
知觉:你现在多用繁体字,想请你说说回归繁体字的诸多利弊。你大概是什么时候使用繁体字开始频繁起来?不仅仅是阅读。
商略:使用繁体字是手头工作的需要。这几年手里在做的事,涉及金石碑铭,需要使用繁体字。也就这三四年的事吧,因为在编撰两本书,《餘姚虞氏金石录》,与《餘姚县墓文砖两百品》。
知觉:繁体字的变化更接近六种文字成型体例,比如“象形”。你从文化角度体会到简体与繁体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商略:你说的是六书吧。简体字会混淆字义,也就是说,现在的某个简体字,可能是包括数个繁体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破坏。原本某个字的含义是精准的、单独的,如今有可能是模糊的、多重的。读古文,必须读繁体本,能更好地理解语义。
知觉:阴刻的碑文很多,但很多失于年份,字迹漫漶。很多裨益史部,地方志。但研究者很少,什么原因促成你要去做这个工作?
商略:研究者其实也不少,只是这些人过於沉默吧,我们看不到。或者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进入我们的视野。也只有安静地,沉默地做着事,才能把“这类事”做好。文史的事,需要很多时间去爬梳文献,做摘录,没有消失的勇气,就做不好这件事。
知觉:碑文所记,其实是当时风尚。这个“当时”被切割后,似乎风尚不再了。
商略:我涉及的,都是墓志,关於个人生平,职官,人生际遇等等。
知觉:墓志铭的文法,很多都是汉赋延续。以后还可延续不?
商略:誄文有汉赋延续吧,唐代有些墓志的行文,接近唐代律诗了。墓志文的文学性,我着眼得很少,主要是志主生平,职官迁转分析,并且这些史料是否可以补充正史或地方志的不足。
知觉:地方志现在很局限于“地方”了。每个地方都有地方志,但彼此似乎很少交流。比如古代官员的动迁贬放,似乎只在自己的视野内留下记录。
商略:地方志一直局限於地方。民国以前的地方志,还是值得一看的。
知觉:会涉及很多风俗?掌故?
商略:是的,风俗,掌故,才是最吸引人的。很多宋代的风俗在我小时候还保存着,或者没有多大变化。但这几十年来,变化大了。迁转是个术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调动,贬謫不在此例。
知觉:变化的确很大。“礼”在父辈或者祖辈身上体现很多。他们哪怕不读书,“礼”的基因还在,但现在的人群,似乎没有任何“礼”的基因了。比如我们小时候,我的父亲再忙,亲戚朋友的葬礼是必须参加的,而到了现在我们这一辈,似乎已经可有可无了。
商略:这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他们自己都不信的那套东西来教育下一代。
知觉:文化曾经丢了,现在又想拾起来,有那么容易吗?不喜欢的时候也是大跃进模式,现在重拾文化又是大跃进模式。让我想起一个词“文化养殖业”。
商略:拾起来会很难。需要很多人一点点地去做
知觉:很多人是在做,但似乎没有求道精神了。
商略:在做是第一步吧。在做总比不做好。
知觉:文化和产业本身不搭界的,硬放在了一起。这种因果会好吗?
商略:产业,是商业,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吧。
知觉:比如到处都是国学班,你怎么看?
商略:希望这样的国学班对孩子有帮助,能恢复他们对於传统的信心。国学班比之语数英,少得多了,你就把它看成书法、象棋、围棋之类的兴趣班吧。有人有兴趣去学,总是好事。
知觉:当作苏醒?
商略:要批判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只批判一个国学班,视野就太小了。应该从整个教育体制去批判,去推翻。
知觉:或者是让教育更多元化?
商略:国学班有投其所好的一面,或者说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对特定客户群的心理体现。一个学校要生存,赢利是必须的,这个责怪不了民办的培训学校。我想我应该更多着眼於中国的中小学应试教学体制对於孩子身心的戕害。
知觉:“应试”本来应该是成人之后的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把“学”和“试”混淆了?我记得任继愈先生曾说过,科举本来很高级的,但一代比一代把科举弄废了。现在擢拔人才体制已经到了幼儿园了,这让家长孩子不胜其苦。
商略:这是最混蛋的地方。他们在有意贬低科举。如果科举不好,借用他们的理论,早就被淘汰了,而它恰恰生存了那麼久。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一直在完善,到明清已是相当成熟。当然这个制度也有它的缺陷,但在我看来,比之现在的教育体制,不知要高级多少倍。教育体制与政治体制相连。古代的官员,都是真正的读书人,有儒学正统,有道德底线。现在啥都没有了,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国家了。
知觉:你比以前更加真性情。
商略:我还是个诗人啊。
知觉:你也是孩子父亲。谈谈教育上的苦恼。
商略:没办法。只能适当地屈服。我给孩子说,自己觉得努力了就行,考多少分都没有关系。中考有普高和职高之分。职高的风气多不好,所有家长都有所担心的,进入了这个染缸,孩子会变得怎么样。至少,我希望他能考上普高吧。这点我倒不担心。
知觉:任何单位的“工作”,就是基础于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十分单一。风气,其实也是从谁游。但游学,是真正看不到了。
商略:这个教学体制,把初中毕业生,分成绩好坏,一分为两,就我这个地方,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要读职高。
知觉:孩子们很少能交到忘年交,老先生也没有什么雅量提携后辈。似乎与品德没有关系很长时间了。
商略:问题是老先生找不到愿意从事他那一行的后辈了。
知觉:有道理。我记得你曾经诗歌里面写过一个系列。比如篾匠。当然也有古代地理的,逐渐在少。
商略:功利性过甚吧。有些是自然的淘汰和减少,像篾匠。有些是被物质社会所破坏的。
知觉:“物质”社会也只是一面,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什么坏了都要“修”,但现在似乎什么都不修了。物被肆意的利用与丢弃。和我们中国文化里克己复礼的概念全无关系。语言也是如此,你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善于修“辞”的人。
商略:修,是一种怀旧。现在的人,似乎羞于怀旧。
知觉:你的诗歌里呈现很多。微言,温言,曲言,好象你的另一个世界,内敛,收藏者。
商略:我的个性使然吧。
知觉:你的诗一直在微调,每次都有变化,但变化都很小。虽然是现代诗,但格调类似魏晋了。
商略:这是某一时间段的,仍在变化。什么写法,我都想尝试一下。
知觉:从汉语角度来说,另辟蹊径的可能性,你怎么想的,使之成为文体?
商略:没多想,只是想尝试一下这样去写吧。
知觉: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但总归有想探索的方向。新古典主义,以前一直是别人对你的定位,你自己觉得呢?
商略:对於写作,我没有什么野心。较多随心所欲吧。怎么舒服怎么来。写得不舒服了,就换一路试试。让自己一直保持一种新鲜感。
知觉:熨帖的方式?
商略:是啊,可以这么说吧。
知觉:写新诗的苦吟的很少。
商略:苦吟也有,这也是一种写法。
知觉:性情多点,还是担当多点。这个是很多诗人的困惑,你的呢?
商略:这两者并不矛盾吧。
知觉:不矛盾。
商略:性情的人,总是能担当的。无法担当的人,让他性情,却是不可想象。
知觉:我指的可能是现世性强的作品。你知道现在有很多社会问题。诗人介入其中,但修“辞”的辞不够,你怎么看这样的作品?
商略:诗没有担当社会问题的必要。可以担当,也可以不担当。
知觉:但已无成诗标准。
商略:要担当,可以使用其它文体。
知觉:能品的能似乎被体现的太宽泛。
商略:诗言志吧,这个志,可以是小情绪,可以是大担当,都可以。诗人永远是自由的,给他们要求,就是给他们枷锁,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这个不应该别人去要求,去指责。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个就已经是担当了。因为体现了自由与民主。
知觉:说起这个“志”,我想起了以前擢选人才的时候总要问志。
商略:擢选方式吧。古时选秀异,有很多途径和方式,即使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它可取的地方。问志,或者说是擢选的问题之一吧。能答上来志,又有什麼用,这样的回答过於简单了。
知觉:你指举贸才,举孝廉之类的吧。
商略:他们用来表决心,就是问志的另一种方式吧。
知觉:表决心什么的应该不算。问志是第一步,然后要行。
商略:中国的读书人,总是羞於说出自己的志的,但他们不乏行。说大了,尽管自己也觉得这么想,但说出来总归是不好意思。
知觉:我觉得孔明问刘玄德志的时候是挺好的。两个陌生人,这点很重要。
商略:孔明要做判断。这个和擢才没关系。
知觉:谈谈你的朋友们吧。譬如说枯山水里的那些人。
商略:沈方杨典都是很好的朋友。泛泛的朋友很多,但交流得多的,也就十来个吧。这样的朋友,大多是亦师亦友的朋友。杨典有我喜欢的性情,多才艺,这些传统的才艺,也是我喜欢的,尽管我不具备。
知觉:大致可以这样来说,枯山水近似一个隐士部落,或者可以说,你们的性情近似一个现代的隐士:大隐隐于网?
商略:说不上隐士吧,这个年纪了,应该多做点事了。而且各自要做的事很多。沈方和我,及本省的柯平,邹汉明,都是交流极多的朋友。这些年都把闲余的时间,转向了文史。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个吧,兴趣和话题,都是这些东西。
知觉:是什么原因或者说契机让你致力于碑文考略和地方志考略这些事情上来的?
商略:不能老写诗,因为写得多没有用。诗人有的是时间,以前都用来折腾了。近十年,总算是找到了一些爱好。诗人“专门”,是很可怕的。他应该多做点其他事。
知觉:中国文人,到了一定年纪,都对于地方志,乡先贤轶事很感兴趣。
商略:这个是。尤其明清一带的江浙文人,都有这样的倾向。
知觉:这个在思想里是有一种传承文化的自觉么?还是对于世事透彻后,一种养心于史的修身之法?
商略:没有。只是种喜欢。金石文献自有他迷人的一面,并不亚于诗歌。现在朋友们在一起,基本不聊诗歌了,聊的是文史,像水经注,尚书禹贡等。没想得那么透。我没那么高尚。我不太乐意做个高尚的人,我也不觉得自己是高尚的人。我做的,只是我喜欢的事。就这么简单。我手里做了一大半的事很多。《诸虞集》的校勘,只做了一小半。《虞氏金石录》倒是快做好了,大约有三十万字。光是心里计划着的事,可以做十几年。历史是个迷宫,或者说死者是个迷宫。我现在所做的,就是通过墓志碑铭,来揭开迷宫的迷底。这个就是考释的吸引力。
知觉:“诗人‘专门’,是很可怕的。他应该多做点其他事。”你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能接着这个说法多说一些么?
商略:我的意思,否则他的营养会过于单一,会发育畸形。我相信,像杨典,他通过古琴和绘画,获得过诗歌灵感,获得过诗歌写作的营养。像我的朋友柏桦,也常年埋身于文史。并非是从中发现什么诗意。诗意是突然的,并不需要我们去刻意地去发现。
知觉:可不可以这样说,这其实是一个养的过程,先将自己养成一个诗意的人。然后,诗意和灵感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商略:诗意是天生的。养的目的,是让它自然地呈现出来。有诗意的人,这个诗意是天生的,并非后天可以训练出来。
知觉:你还在给孩子们教国学么?谈谈你的教学方法吧。
商略:主要是背诵吧。不要求他们都理解。能背下来,而且反复地让他们背,烂熟于胸。其中的意思,在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慢慢地会体会,会理解。主要教古文字。背的经典是孝经,大学中庸,道德经,周易。还教他们一些先秦史,比如史记里的几个本纪,像秦本纪,结合出土的钟鼎文,这样孩子们兴趣也大,爱听爱学。
知觉:你觉得这样做的意义有多大?毕竟现在的环境跟孝经、大学、中庸这些经典写下来时的环境变化的已经很大了。
商略:环境变得不正常了。都不懂廉耻了。如果懂廉耻心,就不会有那么多毒食品了。当代中国的教育很失败,与体制有关。
知觉:最后一个问题,对于知觉,请问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商略:说实话,没有。我很少上网看文章或杂志了。我的精力和注意力现在都在金石文献上。我自己以前也编过刊物《南方》,半年刊。做了三四年,感觉精力花太多,就撤了。所以说,做刊物,无论纸刊还是网刊,都有种文学义工的感觉。说不上伟大,但是值得敬佩。我也敬佩做《南方》的那时的我。现在我没有时间了去看去做了。我今年订了五种刊物:《世界文学》《考古》《文物》《考古月报》《文献》。文学的只剩一种。其余的都与文学没有关系。这可以说明我目前的状况。
知觉: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知觉杂志新浪博客,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批评:http://blog.sina.com.cn/zhijueyuekan
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