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并登录]
地址:http://www.poemlife.com:1860/hom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7443&extra=page%3D1[要查看本图请先注册并登录]
“中国•第三届(2009—2010)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
获奖名单、授奖辞及获奖感言
[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并登录]
一、【后天诗歌奖】——杨 典(北京)、廖伟棠(香港)
二、【后天翻译奖】——李 笠(瑞典)、李以亮(武汉)
三、【后天小说奖】——黄 梵(南京)、育 邦(南京)
四、【后天音乐奖】——周云蓬(北京)
五、【后天电影奖】——徐 辛(南京)、赵 亮(北京)
六、【后天艺术奖】——刘港顺(黄石)、吴震寰(北京)
七、【后天学术奖】——黄 斌(武汉)、徐淳刚(西安)
八、【后天批评奖】——敬文东(北京)
说明:
1、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无奖金,无奖杯,仅颁发获奖证书。
2、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每两年一届,详细活动资料将全文刊发于独立艺术杂志《后天》中。
3、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追求自由独立的文化艺术精神,旨在对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化艺术的思想者与践行者进行严肃公正的褒扬与价值认证。
4、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目前共设八个奖项,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后天诗歌奖、后天翻译奖、后天小说奖、后天音乐奖、后天电影奖、后天艺术奖、后天学术奖,以及后天批评奖(从第三届新增)。
5、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将通过国内外知名文化网络和严肃文化媒体进行报道,以扩大获奖者的积极影响。
6、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拒绝自然来稿,拒绝权钱交易,拒绝伪艺术、伪文化、伪先锋,倡导独立的、人性的自由主义精神。
一、【后天诗歌奖】——杨典(北京)、廖伟棠(香港)
杨典简介:
杨典,作家、古琴家、画家。1972年生于重庆,现居北京。出身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习音乐 ,古琴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文光。1981年开始学习绘画。1987年开始文学写作,并发表文学作品。自1988年始陆续发表作品于《今天》《视觉21》《随笔》《天涯》《花城》《星星诗刊》《城市画报》《书城》《新京报》《重庆晨报》等刊物,涉及散文随笔、小说、戏剧、书评、宗教哲学、诗歌、影视剧本等各类体裁。出版文艺作品有随笔集 《狂禅》、《孤绝花》、《肉体的文学史》,短篇小说集 《鬼斧集——异端小说、颓废故事与古史传奇》,诗集 《花与反骨》、《禁诗》、《枯山水》、《异端少年诗》等,古琴音乐理论、随笔与戏剧集《琴殉》;古琴演奏专辑(CD)《移灯就坐》等。
获奖词:
这是一个长于乱世弹琴的身心合一的狷狂诗画者,一个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中国式隐士,一个有着英雄情怀和史诗情节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我们可以把他视为浸淫于现代性文化的艺术殉道者与文化刺客。我们更愿意把诗人杨典,视为中国当代诗人自由意志觉醒的一个传奇式缩影。正是因为诗人杨典的多重身份与宽广的文化视野,促使我们阅读和思考这样的诗人,没有理由不眺望他的过去和未来;没有理由不跟随“他时代”的灵魂脉搏一起跳动,一起沉沦……
获奖作品:《禁诗》(2010,诗集)
获奖感言:
这是一个靠官方荣誉虚构文学史的时代,同时也是民间一切有良知的人秘密地反对这种荣誉的时代。“后天诗歌奖”意外地颁给《禁诗》,无论如何,都是我二十四年写作生涯以来第一次来自民间的荣誉。在此,我自然要对《后天》这本在当代精神困境中,依然坚持严肃写作和反商业、反威权的纯文艺杂志,以及他的评委与读者表达谢意。
说到底,一切奖项都是象征,所谓“得到读者公认”,也都是文学以外的事。文学本质上是最私人、最隐秘的体验和激动,尽管它同时又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能力。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自1979年始,衡量的标准和戒尺一变再变,从意识形态、人格魅力、著名事件到语言变异……三十多年来,大浪淘沙。一度冲在最前面的先锋而今已所剩无几。1989年以前,诗歌还曾被社会推倒了一个荒谬的高度,然后,又被同样的人群残酷地抛弃到了从未触底的深渊。除了这个特殊的种群仍在自我坐标中起伏、挣扎、激愤、躲避、缺席或招隐,若论诗跟世俗价值观的有效抵抗,似乎已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而同时它又恢复到了人性与传统中的正常点)。于是,二十多年来,我们身边有人活、有人散、有人关、有人走、有人废、有人死,到处都是文学的胭脂,也到处都是“文学的尸体”。但就是已成尸体的,未必其人心中就无诗了:诗已长在他们的肉里,只不过他们已不愿表达。
在权力遮蔽与生存绞杀的黑匣子里,诗也必然是残忍的。谁写诗,谁就意味着对绝望一词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古代汉语、民国白话文的朝霞逐渐淡出,或被生生砍断,而毛时代的失语和如今经济狂飙下的语言谵妄症,又被狭隘地混淆在一起的时代,浑浊乱谈,便已成为这几代诗人共同的局限。中国诗人已没有价值观可输出。相当一段时间内,一切都仍然还是等待、摸黑和对历史的抄袭。如何“冲决网罗”,还诗人以本来的自尊和自在,远比让他成为社会工具要重要得多。
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新的思想勇气,至今仍未觉醒(不是政治觉醒,而是人性觉醒),所以中国诗人也至今仍在迷途之中。
三年以前,我几乎一直疏离诗歌界,潜心读书写作。但站在海岸上,仍不时能呼吸到来自大海狂暴的腥味和混乱的悲哀。我曾看过太多才华卓绝的人也在这海中被无情地淹没,或至今仍然失踪,有的甚至是永死。我时常感到自己太无力、过时和渺小:因我无法作为一个纯粹的“个人”,仅仅靠出几本书,便去重新唤起普世对文学本质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获得这一份虽是来自民间的、干净的荣誉,也让我感到无比羞愧。
在此,我只想重申一句西方名诗:“过去的一切还在前头”。但愿这是真的。
杨典 2010年11月 北京
廖伟棠简介:
廖伟棠,1975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97年移居香港,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任文学书店店长,《诗潮》杂志编辑、《视觉21》杂志编辑、《西藏人文地理》杂志艺术总监、香港《良友画报 》杂志高级编辑、《CAN影像志》主编、《今天》杂志诗歌编辑等,现为自由作家。1991年开始写作,曾获香港文学奖双年奖,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曾出版诗集《随着鱼们下沉》、《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将至》、《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等,摄影及杂文集《我们从此撤离,只留下光》,摄影集《孤独的中国》、《巴黎无题剧照》。在《映像》杂志有摄影评论专栏,在香港《信报》和《经济日报》、台湾《旺报》有文化评论专栏等。曾举办摄影个展《巴黎无题剧照2004》、《巴黎无题剧照2009》、《摄魂记》。
获奖词:
身兼摄影师、独立作家等多重文化身份的诗人廖伟棠,他在诗歌中不仅倾注了个人化的艺术美感,更重要的是渗入了诗人关乎时代的批判视角与幽暗意识。他是一个被现实刺伤的诗人,他试图在自己的诗歌中,把中国式的乡愁诗学、古典式的自由诗学与反乌托邦式的入世情怀,进行完美结合,从而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在大地上漂泊与游走的自由灵魂。
获奖作品:《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2008,香港Kubrick出版社)
获奖感言:
收到后天诗歌奖寄来授奖辞的时候,正是南方最寒冷的时候,同时,我的一个友人选择了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前离开这世间。诗歌在刹那完全无能为力,她的诗歌,我们的诗歌都是如此。我们认为最坚强的,变得最脆弱。
这个友人,一直被誉为强大的、智慧的女子,她的诗也曾流露出清明和丰沛的状态。但当她脆弱的时候,当她需要援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看到,我们只是继续相信她的强大,如相信诗的强大。
为什么我们不承认诗也会融化和疼痛呢?!想及此,我竟愤怒起来。一时间我只能求助于人世,求助于诗人们有点不屑的人世。我想起我曾立志学习惠特曼,他拥有这人世,他承认诗歌的强大也承认其无助,尤其当暮色和死亡靠近的时候。
世界此刻在戕害我们,尤其是中国,它现在掌握了一切非诗的暴力武器,向我们压来。我们能否像卡夫卡那样一手举起在前额遮挡烈焰,另一只手竭力写下我们在火中窥见的事物?
我想我此刻接受的这个奖,不应该是嘉许,而是安慰。我还想把安慰传给这个国度所有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用我的诗,这些一无所用如暴雨中山涧的诗。
谢谢。
2011年1月3日 于香港
二、【后天翻译奖】——李 笠(瑞典)、李以亮(武汉)
李笠简介:
李笠,诗人,翻译家。1961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1988年秋移居瑞典。1988至1992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现代文学。1989年出版用瑞典文写的诗集《水中的目光》,以后又发表《逃》(1994年)、《归》(1995年)、《栖居地是你本人》(1999年)、《原》(2007年)等诗集,获多种诗歌创作奖。其中有2008年的“瑞典日报文学奖”和首届“时钟王国奖”。李笠还翻译介绍了大量北欧诗歌,其中包括2004年获“新诗界北斗星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全集。
获奖词:
李笠既是一位杰出的双语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卓越的翻译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十年,因为他的翻译,让我们读到了瑞典杰出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哈里•马丁松等的大量诗篇,如今他又为我们***了另一位瑞典重要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的诗集《黑银河》。感谢李笠,通过他的翻译,让我们在恰当的时机,遭遇并接受了埃斯普马克的独特诗观:艺术对抗野蛮的现实,诗人用作品来反抗他所处的世界。
获奖作品:《黑银河》(2010,春风文艺出版社)
获奖感言:
意外,欣喜,当《后天》来电话说决定把第三届“后天翻译奖” 颁发给我。
意外,是因为没想到一个民间杂志如此重视诗歌翻译。
欣喜,是因为我看中《后天》为诗歌纯粹的***精神。
是的,在各种奖项如雨后春笋在中国文坛出现时,能获得一个与金钱无关的奖项,心自然会不平静。这就像在一群披金挂彩,浓妆艳抹的女人堆里,突然遇上一位穿着白裙的窈窕淑女,她不靠打扮,而是靠天生丽质亭亭玉立在嘈杂之中。
《后天》正是这样一个淑女,或确切地说,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代表乌托邦精神的天使。她选中了我,这是我的福分。
我只有感谢,并衷心祝愿这位天使能长久保持自己独特的风范。
李笠 2011.2.11 北京
李以亮简介:
李以亮,男,1966年夏天出生于湖北农村。198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某大学,后在武汉一边工作一边进修。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习作。1990年代中期有所懈怠,新千年再次狂热,写作和发表作品渐多,同时兼及欧美诗歌(主要是波兰现代诗歌)的译介(其实主要是为自学)。个人作品和翻译作品除发表在各种相关专业期刊之外,收入过多种诗歌选集,并曾自行结集和印刷(均未公开出版)。2008年获得宇龙诗歌奖。2010年出版个人诗集《逆行》(重庆大学出版社)。
获奖词:
李以亮的诗歌翻译历程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因为诗人的身份,让他的诗歌翻译更显诗学质地与时代精神。他诗歌翻译的意义与价值,集中体现在他对波兰现代诗歌与波兰诗人的双重诠释与反思之中,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译笔,打通中国新诗与波兰现代诗歌之间的隐秘通道,从而返照出诗人在全球性的历史意识形态中的命运与真相。
获奖作品:《扎加耶夫斯基诗选》(2009,待出版)
获奖感言:
在这“人生的中途”,我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有时是有话也不想说。有多少是没被说过的?面对没被说过的,是否应该沉默?如果不,又该如何说?翻译,有时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别人说过的话;或者,用别人的语言,说点自己的话。但这依然不乏困难。
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引用18世纪初一位名为迪博的神父的话说:“凡能被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的感受和思考亦能被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这话现在估计很被人怀疑——太肯定了,事实并非如此。也有人甚至已经不大相信语言的可通约性,乃至怀疑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可通约性。不过,令人感觉温暖的思想仍然存在,比如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还有我们经常吁求的“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我本人更愿意相信这些温暖的思想,尽管语言与语言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通约并不简单。
我理解,翻译问题该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解构问题。从翻译的外部来讲,翻译发生在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交界处,翻译本质上只能是一种重构,被翻译而成的已经是另外一个文本,而不可能是原来的文本。这不是典型的解构么?
德里达在《书写和差异》里将颠覆的矛头直指传统的书写模式,直指其中的单线逻辑,绝对知识或绝对真理,所谓“逻各斯中心”。在德里达看来,书写不仅产生差异,同时也为差异所产生。也就是说:在书写过程中,书写自身会产生分裂,逻辑不断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出非逻辑,理性产生出非理性,从而导致自身差异的产生,所以总存在着他者,——某种未知的东西。由于有这个他者的存在,书写才需要说、需要写。正是因为存在着差异、差异的出现,才要把那些“与他人不同的东西”写出来,这些东西对于他人来说也是他者,——是他人所未知的东西,对于书写者来说,则是他自己过去的他者,——他过去不知道的东西。简言之,书写就是说出不知道的东西,否则就只能是老调重弹。这里,德里达要颠覆的,还是传统上那种封闭性,那种百科全书似的自信。
那么,从差异的角度来说(或许还是需要的角度),不难理解,正是在那些不可翻译的地方,存在着翻译的必要性。具体翻译实践中也正是这样,正是那些似乎不可翻译的东西吸引着翻译者,一句话,“正是那种抗拒翻译的东西在***翻译”。
极端地看,问题仿佛就只是这样。而那些似乎能够轻易就翻译的东西,正因为其“可译性”,往往就显得问题不那么突出,人们也就没有什么兴趣谈论它。所以,人们更乐于说“诗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这也就是说,更喜欢谈论诗的“不可译性”,弗罗斯特的名言不需署名也无人不知。而对于另外的一面,“诗歌是翻译中剩下的东西”,人们就不愿意多想了。在我看来,诗歌翻译就是在这二者之间走着钢丝,困难,但因此更有意义,甚至,诗歌翻译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其实,大谈“不可译性”除了增强一些必要的警惕性以外,并无多少意义,因为否定总比建设容易。有一次,我针对种种所谓回归、复古、保守的声音,——在这种声音里,诗的翻译和翻译诗,特别是所谓翻译体诗,都成了他们首要的靶子,“当然”,我说:“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靶子的,只要你打得准。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大肆侮辱所谓翻译体的。我可以说,没有翻译,没有与翻译同步的新文学运动,我们很多话至今都不会说、不能说,因为没有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翻译体在翻译中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孰知其不是功过参半?而所谓翻译体在原创中的流行,干翻译何事?该检讨的是本土诗人们自身。翻译文本不能取代本土诗人的创造这是肯定的,但谁要以为今天本土诗人必须关起门来,那就请他关起门来吧;问题是,门如果是永远关闭的,那其实已成为墙的一部分。而翻译,正是、也只是一扇窗户,就是牢房,也是该有一扇窗户的吧。”
翻译,作为一种知难而上的实践,永无止境。对于给我养分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我永远保持足够的敬意。作为一个身居江湖的翻译实践者,我坦白地说,在翻译过程中,真正受益的还是我本人,它让我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和感悟诗的奥秘、异质文化的魅力。同时,在翻译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诸多朋友的真诚鼓励和支持,对此我永记于心。
江雪和他倾注大量心血的《后天》,曾经不惜篇幅、以专辑形式推出过我翻译的多位现代波兰诗人的诗作,我知道,此举灌注了多么巨大的勇气,以及某种开放式的文化理想。我心存感激。
今天,《后天》又以这种方式,这样郑重的褒奖,给予我激励和荣誉,我能说什么呢?除了以双倍的努力,克服内在的愧怍和外在的无力,我愿打起精神,更加执着地勉力前行,并以此作为对于朋友们的回报。
2010年11月17日武汉
三、【后天小说奖】——黄 梵(南京)、育 邦(南京)
黄梵简介:
黄梵:原名黄帆,1963年生于甘肃兰州,1969年回家乡湖北黄冈。1983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飞行力学专业。历任南理工飞行力学助教、南理工出版中心编辑、《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南理工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第十一诫》(2004,2009再版)、《等待青春消失》(2009)、小说集《女校先生》(2005)、诗合集《Original》(1994,英国版)、《南京哀歌》(2008)、《十年诗选》(2009)等。长篇小说处女作《第十一诫》在2003年发表出版后,曾引起强烈反响,在网络上被看作是书写年轻知识分子校园青春忏悔录的杰作,在文坛被称为是描绘知识分子的当代经典,目前被网络公推为80后青年应读的文革以来的两本小说之一。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国文字。
获奖词:
当诗人黄梵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在小说中进行时代冷叙事的旁观者形象,他把中国伪知识分子的堕落、缺席、软弱与丑态,以及把他们在当下中国的经济伦理与文化伦理转型时期的生存危机与信仰缺失,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第十一诫》就是一个在时代境遇中变异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灵肉史。
获奖作品:《第十一诫》(2009,长篇小说,吉林出版集团再版)
获奖感言:
此奖于我来说,加强了一种意识,就是汉民族在当代通过不多的明眼人,依旧维持着富于预见而高度的鉴赏力。与之相比,主流就显得极不负责和认真,处于自甘堕落之中。在这个把多数奉为神明的年代,我依旧认为柏拉图才是清醒的——多数人依旧需要少数智者的引导和精神鞭挞。是的,一些已经应该完结的东西还没有完结,最宜于民族发展的精神还没有充分舒展。至少汉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来自我们目力所见的主流喧嚣,这只能使汉文化在复兴之初就滑入粗鄙和无意义,最终遭受其它文明的嘲笑。其实在民间,已经有很多智慧在构筑一条真正的汉文化复兴之路。我想《后天》奖也是其中之一。我很高兴《第十一诫》的悲观和喜剧式的沉痛能引起《后天》同仁们的共鸣,感谢来自《后天》的这份厚爱!
育邦简介:
育邦,1976年生。从事诗歌、小说、文论的写作。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有诗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体内的战争》。现居南京。
获奖词:
育邦像众多诗人出身的年轻小说家一样,正在致力于中国小说的革新,致力于对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双重超越。在他细致入微的意识分析和貌似宏大叙事的背后,隐藏着罕见的阅读空间与哲学思考,他追求的正是这种新小说的先锋性。同时,我们更尊重于像育邦这样的年轻小说家在形式上的探索,对诗意生活的体认,并将现代性社会的人文精神、社会心灵和哲学思辩进行整合与悖离。
获奖作品:《再见,甲壳虫》(2004,小说集,内蒙古人民版)
获奖感言:
小说的道德
——后天小说奖答谢词
当要对自己的小说写作说点什么的时候,我只有惶恐。
我是不小心走上小说写作的道路的,就像法国的一位小说家克里斯蒂安•加伊所言:“我应该,但却没有心境,没有品位也没有天赋来写小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可怜的爱好只有一个,就是写小说,在以前我曾经想成为一名像里尔克、曼德尔施塔姆或者策兰一样的诗人,还想过成为一名像王国维一样的学者,甚至是庄子或斯宾诺莎式的哲学家,或者类似于塔尔科夫斯基的导演。当然,我是没有才智成为诗人、学者、哲学家或导演的。能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就不错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已经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只能说我开始能够写一点并不能使自己或别人满意的小说来。
卡尔维诺说:“在许多工作中,宏愿过多会受到谴责,在文学中却不会。” 作为作者,我曾经有过雄心,试图有所创造。但事实是,那些伟大的作品常常逼得我无路可走,不如跳江了事。有朋友介绍我的时候说,他正忙于创作呢!听到“创作”一词时,我不由地心惊胆颤起来,恨不得瞬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哪里来的创作啊?这里没有矫情,而是实情。
至于说到对小说有什么认识,我很难说,有那么多的大师用他们的作品或言论阐述了这个问题。布罗赫的“小说定理”: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作为一部小说而没有发现存在中迄今尚未为人所知的部分是不道德的;认识是小说唯一道德……
我觉得这种说法显然是狭隘的。但非错误。对我而言,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误差的,无法克服。认识,镜像,呈现都可以说成是小说唯一的道德。还可以列举很多特性加道小说头上,说这便是小说唯一的道德……这种话说起来多么作家啊,而且是自负的大作家的口气……提供一种认识,对于小说而言是功利的。是反艺术的,因为小说是艺术。我们无法定义小说的道德,就像人类无法为自己制定道德一样。
我的认识只有一点,就是要赋予小说以生命,让他能自由地成长和呼吸,让他率兴而为,让他承载他愿意承载的事物。他的出现对于现在世界的(具备丰富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或者无甚经验的)你是一个惊喜,是一个意外,那么他就有出现的价值了。这样的他会在一段时间降生一个,或者一段时间降生数个,也会在一段时间不会出现。
这些都是多余的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能获得这一奖项,对我的小说写作而言,是一个鞭笞!
四、【后天音乐奖】——周云蓬(北京)
周云蓬简介:
周云蓬,1970年出生于辽宁,被誉为“最具人文精神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时失明,10岁入读沈阳盲童学校,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
获奖词:
周云蓬本质上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诗人,一个诗与歌完美结合的诗人,然而他的歌比他的诗更让我们感触到这个时代的疼痛,黑暗中的疼痛。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具人文精神的民谣歌手,一点也不为过。他的最新音乐专辑《牛羊下山》,让我们在时代的堕落中重新获得古典气息中的自由诗意,从而引领一代人勇敢地走上自我救赎的荆棘之路。
获奖作品:《牛羊下山》(2010,音乐专辑)
获奖感言:
感谢《后天》把这个奖项颁给我的新唱片《牛羊下山》,这是这张唱片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也许一个也没有,但这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周云蓬 2010.12.16
五、【后天电影奖】——
徐辛简介:
徐辛,男,1966年出生于江苏泰州,现居北京。
1991年美术专业毕业,从事油画和摄影创作。
2000年成立徐辛纪录片工作室,开始独立纪录片的创作。
2002年完成纪录片《马皮》,81分钟。
2004年完成纪录片《车厢》,18分钟。
2005年完成纪录片《房山教堂》,80分钟。
2006年完成纪录片《火把剧团》,110分钟。
2007年完成纪录片《桥》,16分钟。
2009年完成纪录片《KARAMAY》,356分钟。
2011年完成纪录片《道路》,113分钟。
徐辛的纪录片关注中国底层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对作者而言,纪录本身就是参与建构历史的一种方式。
参加展览——
1992年油画作品参加首届广州双年展
2001年摄影作品参加德国杜赛尔多夫艺术展
2003年10月纪录片《马皮》参加英国SHEFFIELD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2005年11月纪录片《马皮》参加第二届广州三年展
2006年4月纪录片《房山教堂》参加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2006年8月纪录片《车厢》参加柏林“中国制造-来自北京的艺术与电影”
2006年9月纪录片《马皮》参加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6年10月纪录片《马皮》、《车厢》、《房山教堂》被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
2007年2月纪录片《车厢》参加柏林中国独立纪录片展
2007年5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第四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并被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
2007年5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展映
2007年12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罗马亚洲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
2008年7月纪录片《桥》参加法国南特第三届国际人权研讨会放映
2008年11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山形电影节在东京2008
2008年11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耶鲁大学中国纪录片双年展
2009年4月纪录片《火把剧团》、《房山教堂》参加哈佛大学中国独立纪录片展映
2010年4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第三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2010年8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2010年10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2010年1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莫斯科国际影展
2010年1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美国电影学会(AFI)影展
2010年1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亚太国际影展
2011年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2011纪录片双周影展(Documentary Fortnight 2011)
2011年3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法国真实电影节
获奖作品:《马皮》(2003,纪录片)
获奖词:
徐辛是一个敢于记录时代之痛、心灵之痛的电影人,一个对自然与社会充满良知与关爱的社会人。他通过影像纪录方式,还原了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真相,让受难者的诉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与慰藉,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类灵魂的善与恶,重新审视灾难事件中的人性痼疾与荒诞,他真诚地叙述了这个幽暗时代的血色记忆,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致敬。
获奖感言:
据说,第三届“后天电影奖”颁发给我还给《后天》杂志带来一些麻烦,后经江雪先生的努力和坚持才有了现在的结果,正是这份努力和坚持让我非常感动,同时也让我感到这个奖项的重大意义,人类所有的理想都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实现的。在这里我对江雪先生和《后天》杂志表示衷心感谢!今天的中国为纪录片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素材,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份工作中来,纪录本身就是参与建构历史的一种方式。最后,我希望我的纪录片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我更希望我的纪录片里的一些事件永远不再发生。
赵亮简介:
赵亮,独立导演,生于辽宁,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深造,期间拍摄纪录片《告别圆明园》(1995),作品《纸飞机》(1997-2001)荣获第三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TIDF)国际影带竞赛优等奖,作品《城市场景》(2004)荣获2006年德国卡塞尔纪录和录象艺术节金钥匙奖和德国奥本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作品《罪与罚》获得2007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气球奖”。 作品《上访》入围2009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2010年与顾长卫合作的作品《在一起》入围2011年第61届柏林电影节。
获奖词:
赵亮是一个秉持社会正义与艺术理想的独立电影人,他始终直面当代社会中最尖锐的冲突题材,用最直接的摄影方式再现这个时代最残酷的生活影像。赵亮为了拍摄《上访》,经历了12年,我们可以想象他在漫长的跟踪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艰辛、痛苦与煎熬。赵亮通过自己一部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让我们见证了时代灵魂的呐喊与另一种真相。
获奖作品:《上访》(纪录片,2008)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得到后天评委的的厚爱。在我看来,如果每个公民都能用自己的良知和诚挚的心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一些努力的话,她将会变得非常迷人。
赵亮 2011.2.27于北京
六、【后天艺术奖】——吴震寰(北京)、刘港顺(北京)
吴震寰简介:
1968年生于广东,曾任湛江市青年美协主席、北京《当代主义》、《前哨艺术》杂志主编,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等;在大陆、台湾、美国、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被转载、连载文学作品近四百篇(首)。作品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英语。现任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主要著述有《文脉•状态》(画论三人合集,2010)、《向罗斯科致敬》(画集,2010)、《上上坐标:吴震寰油画》(画集2008)、《吴震寰、李志鸿国画》(与人合著,2004年)、《吴震寰书画集》(2003年)、《吴震寰艺术》(2003年)、《神仙人物卷、神仙出游图》(2003年)、《梦中的鲜花》(文集,1997年)、《书法教学论稿初编》(1996年)、《女人与鸟》》(长诗集,与人合著,1995年)、《黑暗的吉它》(诗集,1994年)、《吴震寰书法集》(1990年)。主编画集有《前哨艺术》(2007)、《宋庄•原创》(2007)《与传统打一照面》(2008)、《当代主义》(2008)、《水墨主义》(2008)、《上上坐标:李广明画集》(2008)、《上上新锐:李牧遥画集》(2008)、《时光•恍惚》(2009)、《宽度》(2009)、《沉静的绝少数》(2009)、《梦回故园》(2010)、《中国表现》(2010)等,其艺术作品被国内外众多收藏家及公共博物馆收藏。
获奖词:
画家吴震寰近年的绘画出现重大突破,他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绘画肌里与诗意空间,他把中国宣纸长卷与油彩画布深度结合,打破东西方绘画的二维界限,有效地把自己的诗性哲学、社会人生与艺术理想深刻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革命式的空中立体绘画范式,他的这种杰出才能并非神示,而是时代的沉沦与救赎,赐予他一种天降大任般的“呐喊的声音”,他画出了“来自于时代深渊的涌动的生命情势,以及个体面对压力而试图自我确立的紧张”。
获奖作品:《神仙人物卷》等。
获奖感言:
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体系、方式、方法,审美标准,价值评判标准等等无不奴从西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漫长,便少了激烈和挣扎苦痛的真切,但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方向:我要成为我自己,而"我自己"也是民族的,世界和时间(历史)的。于是也明了时间昭示的许多许多。于是有了清晰。
理想的追索是漫长悠远幸福又艰辛的过程,永远的过程。这清晰让幸福更加的幸福,让艰辛更加的艰辛。“朝闻道,夕死可矣”。而我还年青,我当更加坚定,更加平和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衷心感谢《后天》,感谢我敬重的诗人江雪兄和我的好朋友、我敬重的画家朱乒对我绘画努力的信任和鼓励——并希望若干年后我想起你们时,除了对你们的感谢,我能和平地对自己说:是的,我是一个好画家,有画为证!
吴震寰 2010年10月30日于北京
刘港顺简介:
刘港顺,196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石。1985年参加湖北青年艺术节,1988年10月在黄石工人文化宫举办“刘港顺作品展”,1992年3月与黄石四位艺术家一起成立“SHS艺术小组”,1992年10月参加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1994年5月参加上海“中国第三回文献展”,1995年6月开办后人类书店,1997年8月参加日本新建筑“合作之家”展,1999年6月在湖北师范学院作艺术演讲,2002年9月来北京宋庄艺术村至今。随后,其艺术作品参加韩国、日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艺术展达50余场次,作品被多个国家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并引起国内外艺术评论界广泛关注。
获奖词:
画家刘港顺对绘画艺术的独特理解,逐步让一些批评家深度关注。他在作品中大量植入自己终身追求的哲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包括对极简主义的实验精神与社会性符号。刘港顺的观念艺术是否能被中国主流艺术接受和吸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中国当下浮躁、堕落、虚无的艺术领域中,通过自己的真诚探索与艺术实践,在中国当代艺术时空领域中,进行自我突围和精神冒险。
获奖作品:《大教堂》(2010,油画)
获奖感言:
我的作品置身于当代艺术创作的总体环境中,其工作过程,也包括不断的审视,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介于思考、过日子,说话和空无之间的一种操弄。我想创作怀疑与无常的艺术,着重心理填装,变化是我的思想基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清明的空白。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是各种经验、信息,我们读过的书所想象过的事物等等的复合体,又是什么呢?我使用我所熟悉的文化作为源泉,而文化只是一种交互训练的管道。因此,我一直重视所有可能的因素,最好让画笔随着思想走。我对艺术感兴趣,那是因为我身后有整个艺术的历史,一幅绘画应该给人其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做作的画面,用心画画比用手画画更重要。跟大家一样,我必须从容不迫地稳步前进,平实而不失内涵,做好想做的一切。虽然我是个早熟的孩子,其实我的发育很慢,我最好的时期还未到来。
2011.2.16 北京
七、【后天学术奖】——黄 斌(武汉)、徐淳刚(西安)
黄斌简介:
黄斌:男,1968年4月出生于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新店镇,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2010年出版诗集《黄斌诗选》。现在湖北一家媒体供职。
获奖词:
诗人黄斌通过自己独特的思想随笔《老拍的言说》,把汉语光芒与中西哲学融为一体,打造出美妙绝伦的东方诗学语境,让人赞叹不已。“老拍的言说”是他个人写作生涯中不可忽略的文化事件,他的诗歌美学思想以及他的人生艺术观念,均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因它的问世,对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诗歌群落产生较大影响,让更多的诗歌爱好者重新发现了一位被遮蔽二十年之久的重要诗人。
获奖作品:《老拍的言说》(2008,哲学随笔)。
获奖感言:
后天是什么?后天不是比明天这个乌托邦,还要远了一天的更加遥远的尚未吗?
不好意思,我是一直言必称日常的,这话问得也太不常识了些。
在日常中,后天可解。但在思想中,后天未必可解。
我的思想是,后天之不可能被经验,像永恒一样,被隔绝,并且同时被今天和明天隔绝,是双重的隔绝。
因之,后天于我,倒像是对一种不可能性的体验。
或许我可以称之为一种无的有和有的无。
以上,可称为我对后天的一个简单印象。
这样说起后天,其实和朋友江雪有关,他办了个杂志,叫《后天》,说是要给我一个“后天学术奖”。因为是朋友美意,却之肯定不恭,只是我不学无术的,竟被朋友赠一个学术奖,脸想不红一下,也难。学术如庙堂之高,非数十年冷板凳的功夫坐下来,是难以登其堂奥的,特别是在现在思想淡出,学问凸显的背景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随便想点什么的权利,但要谈到学术二字,那非得像踩高跷似的,左脚学右脚术,一个支撑也不能少的,还得有踩下来的技艺。如此自问一下,我所能拥有的,无非只是双脚走路的本领吧,赤着脚,或者穿着鞋。
所以,谈到学术,颇不敢当。
好在朋友的取向是后天,也就无所谓了。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店子,门口写一个广告:明天吃饭不要钱。结果是,每一个食客,都只能在今天来吃,想白吃自然不行——广告写得清楚,明天吃才不要钱。想到这里,我倒有一个只想着以自己的今天来吃的食客的感觉——明天要不要钱,没想过,何况后天。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仅明天是有的,后天,也应该是有的,不然,日常的知识无法维系。虽说在思想的层面,后天类似某种双重的隔绝。
也是在这里吧,我可以说体会到一种味道,后天的味道。
作为19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我们一般受的是有关明天的教育和劝服。这个我颇有体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做毛主席的红小兵了,长大后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了,那可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多好的光芒呀。不用说,那是明天的味道。
现在在受教育的孩子,多半可能接受的是有关今天的教育和劝服吧——接受然后成功。不然,也不会有多种“二代”之说。听上去,像秦二世似的。
这样,昨天和后天,都不在了。
但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昨天的人。
因为个人的受教育的背景,我讨厌明天。在我以前的文字中,明天,只是一个诱饵。一直到现在,我对明天都有一种本能似的不适应。
可能是因为讨厌明天,所以,我就更不会想到后天了,因为我只喜欢昨天。
日常有空,我会写一点新诗和随笔,主体部分,大多是昨天的事情和感受。
这样看来,我就是那个一直在和昨天继续讨论有关细节的人。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朋友江雪以后天相邀,让我突然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很新鲜,有了一种味道。
2010年11月21日,武汉
徐淳刚简介:
徐淳刚, 蓝田猿人后裔。中国物主义代表人物。1975年生于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1983年学会插秧、种地、割草。1993年开始写作。2004年起发表《物主义宣言》、 《从物到物或现象的回归》等深具影响的物主义理论批评文章。迄今出版诗集《自行车王国》(水沫文学,2003年),随笔集《走遍中国•陕西》(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年),小说集《树叶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译著《弗罗斯特诗精选》(《不是》出版基金,2011年),长诗《南寨》(汉语诗歌资料馆,2011年), 诗集《面具》(《不是》出版基金,2011年)等多种著作。2009年起陆续发表《哲学观察》系列哲学随笔。曾获水沫诗歌奖、波比文化小说奖。现居西安。
获奖词: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淳刚既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本雅明语),又是一个“诗意栖居” (荷尔德林语)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先验逻辑” (康德语)的人。当我们细读徐淳刚的所有文本之后,我们又会发现他的哲学随论、新小说与新诗之间正被其个人精神的共通性、独立性纠合着,聚焦着,随时准备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徐淳刚不仅具备杰出诗人的先天禀赋,同时还拥有哲学家的思辩性头颅,这种综合型的艺术创造力在同代诗人和学者中极为罕见。徐淳刚在《哲学观察》系列中,对“故事”的“非相称特征”的哲学定义,在不经意中向我们道出了他所崇尚的诗学特征——“朴素、清晰、神秘、茁壮、有力……这类似古希腊直线的特征”。
获奖作品:《哲学观察》(2009-)
获奖感言:
生活的迷途或深渊性征,
亦即隐现着的不相称现象和世界图几
——“后天学术奖”获奖辞
“如果你在田野里迷了路……”“我才不去田野呢!”
一部著作超不过一片树叶。假如我们对世界、自我以及事物没有过死去过来的体察和认识,那么著作只是做作(陕西方言:zòu zuo奏作)。
《哲学观察》是这样一部著作:它不知从何年写起,也不知到何年结束,它思考自我、时间、死亡、确定性、根据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就像人们经常说的“在途中”,途中有僧侣、恶棍,清泉、野花,而后天奖就是意外得来的一瓢饮。
“今天我们……吧!……哦,那明天呢?后天呢?……”《后天》是生活世界的自然表达,同时也让人想到后天八卦图,一部同名灾难电影,这标明它的后形上学或后时间性的独特涵义:不再是从上到下的世界,也不是单纯时间性的世界。后天,不是将来,它不在于用未来映照现在,而是坚守着即将到来的确定和可能。
而哲学的最终表达就是这样的可能和确定。正如叔本华理解的,音乐如同现象界,是先于事物的普遍性、先于后来普遍抽象概念的更高抽象。同样,我们须在这种既非形上学亦非历史时间性的存在中,勘察人类思想的先来后到,来龙去脉。
“哲学就是哲学史。”黑格尔的哲学断言如同他的“绝对精神”一样知其白而守其黑。但对我来说,哲学就是哲学家。我们没有像抓辫子一样抓住西方哲学的概念逻辑,东方哲学的诗性义理,我们仅仅只是捅了问题的马蜂窝。
杨朱,老子,释迦牟尼,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贝克莱,休谟,康德,帕斯卡,笛卡尔,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利奥塔,德里达……哲学家总是甘心忍受一只马蜂蛰他,但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掉在地上的马蜂窝。
“世界是我的表象……”“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道、无、水、共相、上帝、超人、存在、物质、灵魂、自我、语言、要素、世界关联、生活形式……主体和客体的同一;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和客体的非同一:世界,集体,个人……阿多诺的“星丛”理论是现代哲学之花结出的硕果,可惜,今天很少有人像“把行星摆上桌面”一样对待它。
当我深入地思考这个世界,我发现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不相称。什么是外部世界、内部世界?你无法像摩尔那样用自己的两只手去证明它,更无法找到一条清晰的界线。什么是不相称?不相称就是不相称。或者说吧,不相称就像一个无形的跷跷板,在跷跷板这边,是自我、感知、灵魂、精神、意志;在跷跷板那别,是道、无、上帝、存在、理性、物质……这里,隐藏着一切哲学思想的绝对秘密!
在我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永恒之物与短暂之物》中我写到:“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不相称以及自我体验中的现象之流是一切形上学的终极泉源。”也许,只有在这种同一世界的不同来回牵连之间,在高于“意向性”的、活生生的世界图几中,我们才能真正谈论自我、人类、事物、自由、世界和深渊。
我希望用一种清晰的语言表达我的哲学思想,然而,我听到自己问:“白还是黑?”我希望在生活中把捉我的思想,然而,当我认真观察,树木变做椅子,真实的处境只剩下残羹冷炙。而哲学的表达或许就是忍受这种观察和思想的基本困境。
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谈到两个世界的对立。无论是古典形上学,还是现代思想哲学,都存在这种真和假、理和情的对立,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一直在这种对立中发展前行。但是,“真正的世界不可达到、不可许诺、不可证明”,真正的世界是一个幻想的世界,一个对变化、感觉心存恐惧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思想?
然而,一个真正的世界从来不是简单对峙的世界。一个真正的世界不是此岸和彼岸的对立,而是深刻地表现为内世界和外世界的瞻连、趋近、交叉、分离、重叠乃至圆融一体。所以,是和否不再作为最高的判断,而是种种不相称性表达的确定和可能。所以,“本质”不再作为有效的词汇,“现象”只能从古希腊“显现”的意义上认真理解。所以,“我们业已废除真正的世界,剩下的是什么世界?也许是假象的世界?……但不!随同真正的世界一起,我们也废除了假象的世界!”
“如果你在田野里迷了路……”“我才不去田野呢!”多年前一位艺术家的聊天让我忽然捕捉住哲学之为哲学的表达。毫无疑问,哲学是亡羊补牢的工作,羊一直在丢,牢一直在补,哪怕我们真的认为哲学能够抵达世界。哲学的最基本形式是:我们明明走在路上,却必须如杨朱泣歧,如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没有出路。”因而,在其表现形式上,哲学不是概念更不是诗意,而只能是——游戏:不仅是语言游戏,更重要的是生活游戏,世界游戏。这是困境中的自由,自由中的游戏。
一种游戏打开不相称的、隐现着的世界图几。它在个我和世界的相互牵连之间,在“哦!上帝!”的自行显现之间。这牵扯到事物和语言的起源:不是为真-假,而是一种奠基性的东西,而奠基性的东西或许正是表面来不及表述的东西,深渊性的东西。在这里,永恒和变化被彻底放逐了,人的表达、事物闪光的表面成为一种坚韧的、反抗性的、相对持久的东西。而这依然是思想、文化、艺术、生活……
在我们时代,从政治的角度谈论自由要么像烈士要么像莽夫,我则希望自己像杨朱、尼采、叔本华、维特根斯坦那样,从生活的激流或土壤中直接培育自由。更为重要的是,被遗弃的形上学亦即人类精神须在“后天的生活”中彻底完成。
然而——任何选择都是一种超越。任何选择都是踏上一条永无归途的路。
2010年10月,西安
八、【后天批评奖】——敬文东(北京)
敬文东简介:
敬文东,男,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流氓世界的诞生》、《指引与注视》、《失败的偶像》、《被委以重任的方言》、《诗歌在解构的日子里》、《随贝格尔号出游》、《事情总会起变化》、《牲人盈天下》、《灵魂在下边》等,另有随笔集、小说集和诗集面世。
获奖词:
当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变得越来越犬儒的时候,独立的批评意识与批评精神显得多么稀缺和重要。诗人批评家身份的敬文东,一直让我们对他的学术与批评抱以期待和敬意。事实上,因为他的沉默、尖锐、博学与睿智,已让我们感受到贫乏的唯物时代里,诗性正义的伟大与关切,人们迫切需要各种不同的声音,哪怕是纠结的、忐忑的声音。
获奖作品:《梦境以北》(2010,待出版)
获奖感言:
在问学一事上,我是一个永久性的学徒。和大师比起来,学徒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他足够勤奋和刻苦,如果他稍有悟性或智商不太差,他就能每天体会到进步带来的快乐。我认为这种快乐无比美好,也无法取代。我读书、写作,在出人意料地谋取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外,完全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写作而写作,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或许,享受进步带来的快乐,就是唯一的目的。我不相信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也不相信它是不朽之盛事,这一切,与一个渺小主义的崇奉者毫无干系。
我写下的所有文字,不过是一个学徒的课间或课后的作业而已。我对作业的要求是:它能正派、得体、及格和字迹工整,从未要求它得满分或第一名。如果碰巧有一些师傅认为它还不错,我也会满心欢喜,就像当年我歪歪斜斜的作业面对我的小学启蒙老师时的那种好心情。这样的好事竟然真的被我遇上了:《后天》杂志把本年度的“后天批评奖”授予我,就是对我的作业的额外褒奖。我觉得为此高兴没什么不对,因为这是对一个永久性学徒的及格的作业的认可。
我不能承认自己是批评家或学者,尽管我确实写下了那么多的文字,而且看起来好像还真的跟学术和批评相关。在今天,“家”这个词显得异常紧张,也显得极为轻松和可疑。我从来没有为“家”而努力过,那不是学徒的做派,也不是我能够做到或者可以企及的事情。一个为写作而写作的人,不可能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信条;即使他真的能从学徒身份中体会进步带来的换了,也不过是他认为这是打发时光的最佳方式。如此说来,这个奖就像一件容积太大的衣服,罩到我身上,马上就把我淹没了。但我依然愿意从中探出头来说:谢谢你给了我一件巨大的屋宇。
2011年2月17日,北京魏公村。
《后天》杂志社
解决文化传播机构
第三届(2009—2010)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评委会
2011年4月8日
获奖名单、授奖辞及获奖感言
[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并登录]
一、【后天诗歌奖】——杨 典(北京)、廖伟棠(香港)
二、【后天翻译奖】——李 笠(瑞典)、李以亮(武汉)
三、【后天小说奖】——黄 梵(南京)、育 邦(南京)
四、【后天音乐奖】——周云蓬(北京)
五、【后天电影奖】——徐 辛(南京)、赵 亮(北京)
六、【后天艺术奖】——刘港顺(黄石)、吴震寰(北京)
七、【后天学术奖】——黄 斌(武汉)、徐淳刚(西安)
八、【后天批评奖】——敬文东(北京)
说明:
1、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无奖金,无奖杯,仅颁发获奖证书。
2、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每两年一届,详细活动资料将全文刊发于独立艺术杂志《后天》中。
3、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追求自由独立的文化艺术精神,旨在对中国当代杰出的文化艺术的思想者与践行者进行严肃公正的褒扬与价值认证。
4、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目前共设八个奖项,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后天诗歌奖、后天翻译奖、后天小说奖、后天音乐奖、后天电影奖、后天艺术奖、后天学术奖,以及后天批评奖(从第三届新增)。
5、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将通过国内外知名文化网络和严肃文化媒体进行报道,以扩大获奖者的积极影响。
6、中国•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拒绝自然来稿,拒绝权钱交易,拒绝伪艺术、伪文化、伪先锋,倡导独立的、人性的自由主义精神。
一、【后天诗歌奖】——杨典(北京)、廖伟棠(香港)
杨典简介:
杨典,作家、古琴家、画家。1972年生于重庆,现居北京。出身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习音乐 ,古琴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文光。1981年开始学习绘画。1987年开始文学写作,并发表文学作品。自1988年始陆续发表作品于《今天》《视觉21》《随笔》《天涯》《花城》《星星诗刊》《城市画报》《书城》《新京报》《重庆晨报》等刊物,涉及散文随笔、小说、戏剧、书评、宗教哲学、诗歌、影视剧本等各类体裁。出版文艺作品有随笔集 《狂禅》、《孤绝花》、《肉体的文学史》,短篇小说集 《鬼斧集——异端小说、颓废故事与古史传奇》,诗集 《花与反骨》、《禁诗》、《枯山水》、《异端少年诗》等,古琴音乐理论、随笔与戏剧集《琴殉》;古琴演奏专辑(CD)《移灯就坐》等。
获奖词:
这是一个长于乱世弹琴的身心合一的狷狂诗画者,一个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中国式隐士,一个有着英雄情怀和史诗情节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我们可以把他视为浸淫于现代性文化的艺术殉道者与文化刺客。我们更愿意把诗人杨典,视为中国当代诗人自由意志觉醒的一个传奇式缩影。正是因为诗人杨典的多重身份与宽广的文化视野,促使我们阅读和思考这样的诗人,没有理由不眺望他的过去和未来;没有理由不跟随“他时代”的灵魂脉搏一起跳动,一起沉沦……
获奖作品:《禁诗》(2010,诗集)
获奖感言:
这是一个靠官方荣誉虚构文学史的时代,同时也是民间一切有良知的人秘密地反对这种荣誉的时代。“后天诗歌奖”意外地颁给《禁诗》,无论如何,都是我二十四年写作生涯以来第一次来自民间的荣誉。在此,我自然要对《后天》这本在当代精神困境中,依然坚持严肃写作和反商业、反威权的纯文艺杂志,以及他的评委与读者表达谢意。
说到底,一切奖项都是象征,所谓“得到读者公认”,也都是文学以外的事。文学本质上是最私人、最隐秘的体验和激动,尽管它同时又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能力。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自1979年始,衡量的标准和戒尺一变再变,从意识形态、人格魅力、著名事件到语言变异……三十多年来,大浪淘沙。一度冲在最前面的先锋而今已所剩无几。1989年以前,诗歌还曾被社会推倒了一个荒谬的高度,然后,又被同样的人群残酷地抛弃到了从未触底的深渊。除了这个特殊的种群仍在自我坐标中起伏、挣扎、激愤、躲避、缺席或招隐,若论诗跟世俗价值观的有效抵抗,似乎已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而同时它又恢复到了人性与传统中的正常点)。于是,二十多年来,我们身边有人活、有人散、有人关、有人走、有人废、有人死,到处都是文学的胭脂,也到处都是“文学的尸体”。但就是已成尸体的,未必其人心中就无诗了:诗已长在他们的肉里,只不过他们已不愿表达。
在权力遮蔽与生存绞杀的黑匣子里,诗也必然是残忍的。谁写诗,谁就意味着对绝望一词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古代汉语、民国白话文的朝霞逐渐淡出,或被生生砍断,而毛时代的失语和如今经济狂飙下的语言谵妄症,又被狭隘地混淆在一起的时代,浑浊乱谈,便已成为这几代诗人共同的局限。中国诗人已没有价值观可输出。相当一段时间内,一切都仍然还是等待、摸黑和对历史的抄袭。如何“冲决网罗”,还诗人以本来的自尊和自在,远比让他成为社会工具要重要得多。
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新的思想勇气,至今仍未觉醒(不是政治觉醒,而是人性觉醒),所以中国诗人也至今仍在迷途之中。
三年以前,我几乎一直疏离诗歌界,潜心读书写作。但站在海岸上,仍不时能呼吸到来自大海狂暴的腥味和混乱的悲哀。我曾看过太多才华卓绝的人也在这海中被无情地淹没,或至今仍然失踪,有的甚至是永死。我时常感到自己太无力、过时和渺小:因我无法作为一个纯粹的“个人”,仅仅靠出几本书,便去重新唤起普世对文学本质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获得这一份虽是来自民间的、干净的荣誉,也让我感到无比羞愧。
在此,我只想重申一句西方名诗:“过去的一切还在前头”。但愿这是真的。
杨典 2010年11月 北京
廖伟棠简介:
廖伟棠,1975年出生于中国广东,1997年移居香港,曾在北京生活5年。曾任文学书店店长,《诗潮》杂志编辑、《视觉21》杂志编辑、《西藏人文地理》杂志艺术总监、香港《良友画报 》杂志高级编辑、《CAN影像志》主编、《今天》杂志诗歌编辑等,现为自由作家。1991年开始写作,曾获香港文学奖双年奖,台湾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曾出版诗集《随着鱼们下沉》、《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将至》、《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等,摄影及杂文集《我们从此撤离,只留下光》,摄影集《孤独的中国》、《巴黎无题剧照》。在《映像》杂志有摄影评论专栏,在香港《信报》和《经济日报》、台湾《旺报》有文化评论专栏等。曾举办摄影个展《巴黎无题剧照2004》、《巴黎无题剧照2009》、《摄魂记》。
获奖词:
身兼摄影师、独立作家等多重文化身份的诗人廖伟棠,他在诗歌中不仅倾注了个人化的艺术美感,更重要的是渗入了诗人关乎时代的批判视角与幽暗意识。他是一个被现实刺伤的诗人,他试图在自己的诗歌中,把中国式的乡愁诗学、古典式的自由诗学与反乌托邦式的入世情怀,进行完美结合,从而向人们展现出一个在大地上漂泊与游走的自由灵魂。
获奖作品:《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2008,香港Kubrick出版社)
获奖感言:
收到后天诗歌奖寄来授奖辞的时候,正是南方最寒冷的时候,同时,我的一个友人选择了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前离开这世间。诗歌在刹那完全无能为力,她的诗歌,我们的诗歌都是如此。我们认为最坚强的,变得最脆弱。
这个友人,一直被誉为强大的、智慧的女子,她的诗也曾流露出清明和丰沛的状态。但当她脆弱的时候,当她需要援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看到,我们只是继续相信她的强大,如相信诗的强大。
为什么我们不承认诗也会融化和疼痛呢?!想及此,我竟愤怒起来。一时间我只能求助于人世,求助于诗人们有点不屑的人世。我想起我曾立志学习惠特曼,他拥有这人世,他承认诗歌的强大也承认其无助,尤其当暮色和死亡靠近的时候。
世界此刻在戕害我们,尤其是中国,它现在掌握了一切非诗的暴力武器,向我们压来。我们能否像卡夫卡那样一手举起在前额遮挡烈焰,另一只手竭力写下我们在火中窥见的事物?
我想我此刻接受的这个奖,不应该是嘉许,而是安慰。我还想把安慰传给这个国度所有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用我的诗,这些一无所用如暴雨中山涧的诗。
谢谢。
2011年1月3日 于香港
二、【后天翻译奖】——李 笠(瑞典)、李以亮(武汉)
李笠简介:
李笠,诗人,翻译家。1961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1988年秋移居瑞典。1988至1992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现代文学。1989年出版用瑞典文写的诗集《水中的目光》,以后又发表《逃》(1994年)、《归》(1995年)、《栖居地是你本人》(1999年)、《原》(2007年)等诗集,获多种诗歌创作奖。其中有2008年的“瑞典日报文学奖”和首届“时钟王国奖”。李笠还翻译介绍了大量北欧诗歌,其中包括2004年获“新诗界北斗星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全集。
获奖词:
李笠既是一位杰出的双语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卓越的翻译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十年,因为他的翻译,让我们读到了瑞典杰出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哈里•马丁松等的大量诗篇,如今他又为我们***了另一位瑞典重要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的诗集《黑银河》。感谢李笠,通过他的翻译,让我们在恰当的时机,遭遇并接受了埃斯普马克的独特诗观:艺术对抗野蛮的现实,诗人用作品来反抗他所处的世界。
获奖作品:《黑银河》(2010,春风文艺出版社)
获奖感言:
意外,欣喜,当《后天》来电话说决定把第三届“后天翻译奖” 颁发给我。
意外,是因为没想到一个民间杂志如此重视诗歌翻译。
欣喜,是因为我看中《后天》为诗歌纯粹的***精神。
是的,在各种奖项如雨后春笋在中国文坛出现时,能获得一个与金钱无关的奖项,心自然会不平静。这就像在一群披金挂彩,浓妆艳抹的女人堆里,突然遇上一位穿着白裙的窈窕淑女,她不靠打扮,而是靠天生丽质亭亭玉立在嘈杂之中。
《后天》正是这样一个淑女,或确切地说,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代表乌托邦精神的天使。她选中了我,这是我的福分。
我只有感谢,并衷心祝愿这位天使能长久保持自己独特的风范。
李笠 2011.2.11 北京
李以亮简介:
李以亮,男,1966年夏天出生于湖北农村。198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某大学,后在武汉一边工作一边进修。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习作。1990年代中期有所懈怠,新千年再次狂热,写作和发表作品渐多,同时兼及欧美诗歌(主要是波兰现代诗歌)的译介(其实主要是为自学)。个人作品和翻译作品除发表在各种相关专业期刊之外,收入过多种诗歌选集,并曾自行结集和印刷(均未公开出版)。2008年获得宇龙诗歌奖。2010年出版个人诗集《逆行》(重庆大学出版社)。
获奖词:
李以亮的诗歌翻译历程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因为诗人的身份,让他的诗歌翻译更显诗学质地与时代精神。他诗歌翻译的意义与价值,集中体现在他对波兰现代诗歌与波兰诗人的双重诠释与反思之中,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译笔,打通中国新诗与波兰现代诗歌之间的隐秘通道,从而返照出诗人在全球性的历史意识形态中的命运与真相。
获奖作品:《扎加耶夫斯基诗选》(2009,待出版)
获奖感言:
在这“人生的中途”,我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有时是有话也不想说。有多少是没被说过的?面对没被说过的,是否应该沉默?如果不,又该如何说?翻译,有时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别人说过的话;或者,用别人的语言,说点自己的话。但这依然不乏困难。
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引用18世纪初一位名为迪博的神父的话说:“凡能被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的感受和思考亦能被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这话现在估计很被人怀疑——太肯定了,事实并非如此。也有人甚至已经不大相信语言的可通约性,乃至怀疑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可通约性。不过,令人感觉温暖的思想仍然存在,比如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还有我们经常吁求的“同情之理解”或理解之同情。我本人更愿意相信这些温暖的思想,尽管语言与语言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通约并不简单。
我理解,翻译问题该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解构问题。从翻译的外部来讲,翻译发生在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交界处,翻译本质上只能是一种重构,被翻译而成的已经是另外一个文本,而不可能是原来的文本。这不是典型的解构么?
德里达在《书写和差异》里将颠覆的矛头直指传统的书写模式,直指其中的单线逻辑,绝对知识或绝对真理,所谓“逻各斯中心”。在德里达看来,书写不仅产生差异,同时也为差异所产生。也就是说:在书写过程中,书写自身会产生分裂,逻辑不断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出非逻辑,理性产生出非理性,从而导致自身差异的产生,所以总存在着他者,——某种未知的东西。由于有这个他者的存在,书写才需要说、需要写。正是因为存在着差异、差异的出现,才要把那些“与他人不同的东西”写出来,这些东西对于他人来说也是他者,——是他人所未知的东西,对于书写者来说,则是他自己过去的他者,——他过去不知道的东西。简言之,书写就是说出不知道的东西,否则就只能是老调重弹。这里,德里达要颠覆的,还是传统上那种封闭性,那种百科全书似的自信。
那么,从差异的角度来说(或许还是需要的角度),不难理解,正是在那些不可翻译的地方,存在着翻译的必要性。具体翻译实践中也正是这样,正是那些似乎不可翻译的东西吸引着翻译者,一句话,“正是那种抗拒翻译的东西在***翻译”。
极端地看,问题仿佛就只是这样。而那些似乎能够轻易就翻译的东西,正因为其“可译性”,往往就显得问题不那么突出,人们也就没有什么兴趣谈论它。所以,人们更乐于说“诗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这也就是说,更喜欢谈论诗的“不可译性”,弗罗斯特的名言不需署名也无人不知。而对于另外的一面,“诗歌是翻译中剩下的东西”,人们就不愿意多想了。在我看来,诗歌翻译就是在这二者之间走着钢丝,困难,但因此更有意义,甚至,诗歌翻译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其实,大谈“不可译性”除了增强一些必要的警惕性以外,并无多少意义,因为否定总比建设容易。有一次,我针对种种所谓回归、复古、保守的声音,——在这种声音里,诗的翻译和翻译诗,特别是所谓翻译体诗,都成了他们首要的靶子,“当然”,我说:“没有什么不可以成为靶子的,只要你打得准。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大肆侮辱所谓翻译体的。我可以说,没有翻译,没有与翻译同步的新文学运动,我们很多话至今都不会说、不能说,因为没有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翻译体在翻译中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孰知其不是功过参半?而所谓翻译体在原创中的流行,干翻译何事?该检讨的是本土诗人们自身。翻译文本不能取代本土诗人的创造这是肯定的,但谁要以为今天本土诗人必须关起门来,那就请他关起门来吧;问题是,门如果是永远关闭的,那其实已成为墙的一部分。而翻译,正是、也只是一扇窗户,就是牢房,也是该有一扇窗户的吧。”
翻译,作为一种知难而上的实践,永无止境。对于给我养分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我永远保持足够的敬意。作为一个身居江湖的翻译实践者,我坦白地说,在翻译过程中,真正受益的还是我本人,它让我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和感悟诗的奥秘、异质文化的魅力。同时,在翻译过程中,我也获得了诸多朋友的真诚鼓励和支持,对此我永记于心。
江雪和他倾注大量心血的《后天》,曾经不惜篇幅、以专辑形式推出过我翻译的多位现代波兰诗人的诗作,我知道,此举灌注了多么巨大的勇气,以及某种开放式的文化理想。我心存感激。
今天,《后天》又以这种方式,这样郑重的褒奖,给予我激励和荣誉,我能说什么呢?除了以双倍的努力,克服内在的愧怍和外在的无力,我愿打起精神,更加执着地勉力前行,并以此作为对于朋友们的回报。
2010年11月17日武汉
三、【后天小说奖】——黄 梵(南京)、育 邦(南京)
黄梵简介:
黄梵:原名黄帆,1963年生于甘肃兰州,1969年回家乡湖北黄冈。1983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飞行力学专业。历任南理工飞行力学助教、南理工出版中心编辑、《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南理工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第十一诫》(2004,2009再版)、《等待青春消失》(2009)、小说集《女校先生》(2005)、诗合集《Original》(1994,英国版)、《南京哀歌》(2008)、《十年诗选》(2009)等。长篇小说处女作《第十一诫》在2003年发表出版后,曾引起强烈反响,在网络上被看作是书写年轻知识分子校园青春忏悔录的杰作,在文坛被称为是描绘知识分子的当代经典,目前被网络公推为80后青年应读的文革以来的两本小说之一。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国文字。
获奖词:
当诗人黄梵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在小说中进行时代冷叙事的旁观者形象,他把中国伪知识分子的堕落、缺席、软弱与丑态,以及把他们在当下中国的经济伦理与文化伦理转型时期的生存危机与信仰缺失,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第十一诫》就是一个在时代境遇中变异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灵肉史。
获奖作品:《第十一诫》(2009,长篇小说,吉林出版集团再版)
获奖感言:
此奖于我来说,加强了一种意识,就是汉民族在当代通过不多的明眼人,依旧维持着富于预见而高度的鉴赏力。与之相比,主流就显得极不负责和认真,处于自甘堕落之中。在这个把多数奉为神明的年代,我依旧认为柏拉图才是清醒的——多数人依旧需要少数智者的引导和精神鞭挞。是的,一些已经应该完结的东西还没有完结,最宜于民族发展的精神还没有充分舒展。至少汉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来自我们目力所见的主流喧嚣,这只能使汉文化在复兴之初就滑入粗鄙和无意义,最终遭受其它文明的嘲笑。其实在民间,已经有很多智慧在构筑一条真正的汉文化复兴之路。我想《后天》奖也是其中之一。我很高兴《第十一诫》的悲观和喜剧式的沉痛能引起《后天》同仁们的共鸣,感谢来自《后天》的这份厚爱!
育邦简介:
育邦,1976年生。从事诗歌、小说、文论的写作。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有诗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体内的战争》。现居南京。
获奖词:
育邦像众多诗人出身的年轻小说家一样,正在致力于中国小说的革新,致力于对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双重超越。在他细致入微的意识分析和貌似宏大叙事的背后,隐藏着罕见的阅读空间与哲学思考,他追求的正是这种新小说的先锋性。同时,我们更尊重于像育邦这样的年轻小说家在形式上的探索,对诗意生活的体认,并将现代性社会的人文精神、社会心灵和哲学思辩进行整合与悖离。
获奖作品:《再见,甲壳虫》(2004,小说集,内蒙古人民版)
获奖感言:
小说的道德
——后天小说奖答谢词
当要对自己的小说写作说点什么的时候,我只有惶恐。
我是不小心走上小说写作的道路的,就像法国的一位小说家克里斯蒂安•加伊所言:“我应该,但却没有心境,没有品位也没有天赋来写小说。”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可怜的爱好只有一个,就是写小说,在以前我曾经想成为一名像里尔克、曼德尔施塔姆或者策兰一样的诗人,还想过成为一名像王国维一样的学者,甚至是庄子或斯宾诺莎式的哲学家,或者类似于塔尔科夫斯基的导演。当然,我是没有才智成为诗人、学者、哲学家或导演的。能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就不错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已经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只能说我开始能够写一点并不能使自己或别人满意的小说来。
卡尔维诺说:“在许多工作中,宏愿过多会受到谴责,在文学中却不会。” 作为作者,我曾经有过雄心,试图有所创造。但事实是,那些伟大的作品常常逼得我无路可走,不如跳江了事。有朋友介绍我的时候说,他正忙于创作呢!听到“创作”一词时,我不由地心惊胆颤起来,恨不得瞬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哪里来的创作啊?这里没有矫情,而是实情。
至于说到对小说有什么认识,我很难说,有那么多的大师用他们的作品或言论阐述了这个问题。布罗赫的“小说定理”: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作为一部小说而没有发现存在中迄今尚未为人所知的部分是不道德的;认识是小说唯一道德……
我觉得这种说法显然是狭隘的。但非错误。对我而言,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误差的,无法克服。认识,镜像,呈现都可以说成是小说唯一的道德。还可以列举很多特性加道小说头上,说这便是小说唯一的道德……这种话说起来多么作家啊,而且是自负的大作家的口气……提供一种认识,对于小说而言是功利的。是反艺术的,因为小说是艺术。我们无法定义小说的道德,就像人类无法为自己制定道德一样。
我的认识只有一点,就是要赋予小说以生命,让他能自由地成长和呼吸,让他率兴而为,让他承载他愿意承载的事物。他的出现对于现在世界的(具备丰富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或者无甚经验的)你是一个惊喜,是一个意外,那么他就有出现的价值了。这样的他会在一段时间降生一个,或者一段时间降生数个,也会在一段时间不会出现。
这些都是多余的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能获得这一奖项,对我的小说写作而言,是一个鞭笞!
四、【后天音乐奖】——周云蓬(北京)
周云蓬简介:
周云蓬,1970年出生于辽宁,被誉为“最具人文精神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时失明,10岁入读沈阳盲童学校,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
获奖词:
周云蓬本质上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诗人,一个诗与歌完美结合的诗人,然而他的歌比他的诗更让我们感触到这个时代的疼痛,黑暗中的疼痛。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具人文精神的民谣歌手,一点也不为过。他的最新音乐专辑《牛羊下山》,让我们在时代的堕落中重新获得古典气息中的自由诗意,从而引领一代人勇敢地走上自我救赎的荆棘之路。
获奖作品:《牛羊下山》(2010,音乐专辑)
获奖感言:
感谢《后天》把这个奖项颁给我的新唱片《牛羊下山》,这是这张唱片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也许一个也没有,但这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周云蓬 2010.12.16
五、【后天电影奖】——
徐辛简介:
徐辛,男,1966年出生于江苏泰州,现居北京。
1991年美术专业毕业,从事油画和摄影创作。
2000年成立徐辛纪录片工作室,开始独立纪录片的创作。
2002年完成纪录片《马皮》,81分钟。
2004年完成纪录片《车厢》,18分钟。
2005年完成纪录片《房山教堂》,80分钟。
2006年完成纪录片《火把剧团》,110分钟。
2007年完成纪录片《桥》,16分钟。
2009年完成纪录片《KARAMAY》,356分钟。
2011年完成纪录片《道路》,113分钟。
徐辛的纪录片关注中国底层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对作者而言,纪录本身就是参与建构历史的一种方式。
参加展览——
1992年油画作品参加首届广州双年展
2001年摄影作品参加德国杜赛尔多夫艺术展
2003年10月纪录片《马皮》参加英国SHEFFIELD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2005年11月纪录片《马皮》参加第二届广州三年展
2006年4月纪录片《房山教堂》参加第三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
2006年8月纪录片《车厢》参加柏林“中国制造-来自北京的艺术与电影”
2006年9月纪录片《马皮》参加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06年10月纪录片《马皮》、《车厢》、《房山教堂》被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
2007年2月纪录片《车厢》参加柏林中国独立纪录片展
2007年5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第四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并被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
2007年5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年度十佳纪录片展映
2007年12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罗马亚洲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
2008年7月纪录片《桥》参加法国南特第三届国际人权研讨会放映
2008年11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山形电影节在东京2008
2008年11月纪录片《火把剧团》参加耶鲁大学中国纪录片双年展
2009年4月纪录片《火把剧团》、《房山教堂》参加哈佛大学中国独立纪录片展映
2010年4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第三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2010年8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2010年10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2010年1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莫斯科国际影展
2010年1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美国电影学会(AFI)影展
2010年1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亚太国际影展
2011年2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2011纪录片双周影展(Documentary Fortnight 2011)
2011年3月纪录片《 KARAMAY》参加法国真实电影节
获奖作品:《马皮》(2003,纪录片)
获奖词:
徐辛是一个敢于记录时代之痛、心灵之痛的电影人,一个对自然与社会充满良知与关爱的社会人。他通过影像纪录方式,还原了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真相,让受难者的诉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与慰藉,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类灵魂的善与恶,重新审视灾难事件中的人性痼疾与荒诞,他真诚地叙述了这个幽暗时代的血色记忆,我们没有理由不向他致敬。
获奖感言:
据说,第三届“后天电影奖”颁发给我还给《后天》杂志带来一些麻烦,后经江雪先生的努力和坚持才有了现在的结果,正是这份努力和坚持让我非常感动,同时也让我感到这个奖项的重大意义,人类所有的理想都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实现的。在这里我对江雪先生和《后天》杂志表示衷心感谢!今天的中国为纪录片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素材,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份工作中来,纪录本身就是参与建构历史的一种方式。最后,我希望我的纪录片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我更希望我的纪录片里的一些事件永远不再发生。
赵亮简介:
赵亮,独立导演,生于辽宁,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深造,期间拍摄纪录片《告别圆明园》(1995),作品《纸飞机》(1997-2001)荣获第三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TIDF)国际影带竞赛优等奖,作品《城市场景》(2004)荣获2006年德国卡塞尔纪录和录象艺术节金钥匙奖和德国奥本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作品《罪与罚》获得2007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气球奖”。 作品《上访》入围2009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2010年与顾长卫合作的作品《在一起》入围2011年第61届柏林电影节。
获奖词:
赵亮是一个秉持社会正义与艺术理想的独立电影人,他始终直面当代社会中最尖锐的冲突题材,用最直接的摄影方式再现这个时代最残酷的生活影像。赵亮为了拍摄《上访》,经历了12年,我们可以想象他在漫长的跟踪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艰辛、痛苦与煎熬。赵亮通过自己一部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让我们见证了时代灵魂的呐喊与另一种真相。
获奖作品:《上访》(纪录片,2008)
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得到后天评委的的厚爱。在我看来,如果每个公民都能用自己的良知和诚挚的心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一些努力的话,她将会变得非常迷人。
赵亮 2011.2.27于北京
六、【后天艺术奖】——吴震寰(北京)、刘港顺(北京)
吴震寰简介:
1968年生于广东,曾任湛江市青年美协主席、北京《当代主义》、《前哨艺术》杂志主编,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执行馆长等;在大陆、台湾、美国、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被转载、连载文学作品近四百篇(首)。作品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英语。现任北京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主要著述有《文脉•状态》(画论三人合集,2010)、《向罗斯科致敬》(画集,2010)、《上上坐标:吴震寰油画》(画集2008)、《吴震寰、李志鸿国画》(与人合著,2004年)、《吴震寰书画集》(2003年)、《吴震寰艺术》(2003年)、《神仙人物卷、神仙出游图》(2003年)、《梦中的鲜花》(文集,1997年)、《书法教学论稿初编》(1996年)、《女人与鸟》》(长诗集,与人合著,1995年)、《黑暗的吉它》(诗集,1994年)、《吴震寰书法集》(1990年)。主编画集有《前哨艺术》(2007)、《宋庄•原创》(2007)《与传统打一照面》(2008)、《当代主义》(2008)、《水墨主义》(2008)、《上上坐标:李广明画集》(2008)、《上上新锐:李牧遥画集》(2008)、《时光•恍惚》(2009)、《宽度》(2009)、《沉静的绝少数》(2009)、《梦回故园》(2010)、《中国表现》(2010)等,其艺术作品被国内外众多收藏家及公共博物馆收藏。
获奖词:
画家吴震寰近年的绘画出现重大突破,他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绘画肌里与诗意空间,他把中国宣纸长卷与油彩画布深度结合,打破东西方绘画的二维界限,有效地把自己的诗性哲学、社会人生与艺术理想深刻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革命式的空中立体绘画范式,他的这种杰出才能并非神示,而是时代的沉沦与救赎,赐予他一种天降大任般的“呐喊的声音”,他画出了“来自于时代深渊的涌动的生命情势,以及个体面对压力而试图自我确立的紧张”。
获奖作品:《神仙人物卷》等。
获奖感言:
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体系、方式、方法,审美标准,价值评判标准等等无不奴从西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漫长,便少了激烈和挣扎苦痛的真切,但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方向:我要成为我自己,而"我自己"也是民族的,世界和时间(历史)的。于是也明了时间昭示的许多许多。于是有了清晰。
理想的追索是漫长悠远幸福又艰辛的过程,永远的过程。这清晰让幸福更加的幸福,让艰辛更加的艰辛。“朝闻道,夕死可矣”。而我还年青,我当更加坚定,更加平和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衷心感谢《后天》,感谢我敬重的诗人江雪兄和我的好朋友、我敬重的画家朱乒对我绘画努力的信任和鼓励——并希望若干年后我想起你们时,除了对你们的感谢,我能和平地对自己说:是的,我是一个好画家,有画为证!
吴震寰 2010年10月30日于北京
刘港顺简介:
刘港顺,196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石。1985年参加湖北青年艺术节,1988年10月在黄石工人文化宫举办“刘港顺作品展”,1992年3月与黄石四位艺术家一起成立“SHS艺术小组”,1992年10月参加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1994年5月参加上海“中国第三回文献展”,1995年6月开办后人类书店,1997年8月参加日本新建筑“合作之家”展,1999年6月在湖北师范学院作艺术演讲,2002年9月来北京宋庄艺术村至今。随后,其艺术作品参加韩国、日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艺术展达50余场次,作品被多个国家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并引起国内外艺术评论界广泛关注。
获奖词:
画家刘港顺对绘画艺术的独特理解,逐步让一些批评家深度关注。他在作品中大量植入自己终身追求的哲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包括对极简主义的实验精神与社会性符号。刘港顺的观念艺术是否能被中国主流艺术接受和吸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中国当下浮躁、堕落、虚无的艺术领域中,通过自己的真诚探索与艺术实践,在中国当代艺术时空领域中,进行自我突围和精神冒险。
获奖作品:《大教堂》(2010,油画)
获奖感言:
我的作品置身于当代艺术创作的总体环境中,其工作过程,也包括不断的审视,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介于思考、过日子,说话和空无之间的一种操弄。我想创作怀疑与无常的艺术,着重心理填装,变化是我的思想基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清明的空白。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是各种经验、信息,我们读过的书所想象过的事物等等的复合体,又是什么呢?我使用我所熟悉的文化作为源泉,而文化只是一种交互训练的管道。因此,我一直重视所有可能的因素,最好让画笔随着思想走。我对艺术感兴趣,那是因为我身后有整个艺术的历史,一幅绘画应该给人其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做作的画面,用心画画比用手画画更重要。跟大家一样,我必须从容不迫地稳步前进,平实而不失内涵,做好想做的一切。虽然我是个早熟的孩子,其实我的发育很慢,我最好的时期还未到来。
2011.2.16 北京
七、【后天学术奖】——黄 斌(武汉)、徐淳刚(西安)
黄斌简介:
黄斌:男,1968年4月出生于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新店镇,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2010年出版诗集《黄斌诗选》。现在湖北一家媒体供职。
获奖词:
诗人黄斌通过自己独特的思想随笔《老拍的言说》,把汉语光芒与中西哲学融为一体,打造出美妙绝伦的东方诗学语境,让人赞叹不已。“老拍的言说”是他个人写作生涯中不可忽略的文化事件,他的诗歌美学思想以及他的人生艺术观念,均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因它的问世,对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诗歌群落产生较大影响,让更多的诗歌爱好者重新发现了一位被遮蔽二十年之久的重要诗人。
获奖作品:《老拍的言说》(2008,哲学随笔)。
获奖感言:
后天是什么?后天不是比明天这个乌托邦,还要远了一天的更加遥远的尚未吗?
不好意思,我是一直言必称日常的,这话问得也太不常识了些。
在日常中,后天可解。但在思想中,后天未必可解。
我的思想是,后天之不可能被经验,像永恒一样,被隔绝,并且同时被今天和明天隔绝,是双重的隔绝。
因之,后天于我,倒像是对一种不可能性的体验。
或许我可以称之为一种无的有和有的无。
以上,可称为我对后天的一个简单印象。
这样说起后天,其实和朋友江雪有关,他办了个杂志,叫《后天》,说是要给我一个“后天学术奖”。因为是朋友美意,却之肯定不恭,只是我不学无术的,竟被朋友赠一个学术奖,脸想不红一下,也难。学术如庙堂之高,非数十年冷板凳的功夫坐下来,是难以登其堂奥的,特别是在现在思想淡出,学问凸显的背景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随便想点什么的权利,但要谈到学术二字,那非得像踩高跷似的,左脚学右脚术,一个支撑也不能少的,还得有踩下来的技艺。如此自问一下,我所能拥有的,无非只是双脚走路的本领吧,赤着脚,或者穿着鞋。
所以,谈到学术,颇不敢当。
好在朋友的取向是后天,也就无所谓了。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店子,门口写一个广告:明天吃饭不要钱。结果是,每一个食客,都只能在今天来吃,想白吃自然不行——广告写得清楚,明天吃才不要钱。想到这里,我倒有一个只想着以自己的今天来吃的食客的感觉——明天要不要钱,没想过,何况后天。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仅明天是有的,后天,也应该是有的,不然,日常的知识无法维系。虽说在思想的层面,后天类似某种双重的隔绝。
也是在这里吧,我可以说体会到一种味道,后天的味道。
作为19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我们一般受的是有关明天的教育和劝服。这个我颇有体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做毛主席的红小兵了,长大后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了,那可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多好的光芒呀。不用说,那是明天的味道。
现在在受教育的孩子,多半可能接受的是有关今天的教育和劝服吧——接受然后成功。不然,也不会有多种“二代”之说。听上去,像秦二世似的。
这样,昨天和后天,都不在了。
但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昨天的人。
因为个人的受教育的背景,我讨厌明天。在我以前的文字中,明天,只是一个诱饵。一直到现在,我对明天都有一种本能似的不适应。
可能是因为讨厌明天,所以,我就更不会想到后天了,因为我只喜欢昨天。
日常有空,我会写一点新诗和随笔,主体部分,大多是昨天的事情和感受。
这样看来,我就是那个一直在和昨天继续讨论有关细节的人。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朋友江雪以后天相邀,让我突然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很新鲜,有了一种味道。
2010年11月21日,武汉
徐淳刚简介:
徐淳刚, 蓝田猿人后裔。中国物主义代表人物。1975年生于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1983年学会插秧、种地、割草。1993年开始写作。2004年起发表《物主义宣言》、 《从物到物或现象的回归》等深具影响的物主义理论批评文章。迄今出版诗集《自行车王国》(水沫文学,2003年),随笔集《走遍中国•陕西》(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7年),小说集《树叶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译著《弗罗斯特诗精选》(《不是》出版基金,2011年),长诗《南寨》(汉语诗歌资料馆,2011年), 诗集《面具》(《不是》出版基金,2011年)等多种著作。2009年起陆续发表《哲学观察》系列哲学随笔。曾获水沫诗歌奖、波比文化小说奖。现居西安。
获奖词:
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淳刚既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本雅明语),又是一个“诗意栖居” (荷尔德林语)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先验逻辑” (康德语)的人。当我们细读徐淳刚的所有文本之后,我们又会发现他的哲学随论、新小说与新诗之间正被其个人精神的共通性、独立性纠合着,聚焦着,随时准备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徐淳刚不仅具备杰出诗人的先天禀赋,同时还拥有哲学家的思辩性头颅,这种综合型的艺术创造力在同代诗人和学者中极为罕见。徐淳刚在《哲学观察》系列中,对“故事”的“非相称特征”的哲学定义,在不经意中向我们道出了他所崇尚的诗学特征——“朴素、清晰、神秘、茁壮、有力……这类似古希腊直线的特征”。
获奖作品:《哲学观察》(2009-)
获奖感言:
生活的迷途或深渊性征,
亦即隐现着的不相称现象和世界图几
——“后天学术奖”获奖辞
“如果你在田野里迷了路……”“我才不去田野呢!”
一部著作超不过一片树叶。假如我们对世界、自我以及事物没有过死去过来的体察和认识,那么著作只是做作(陕西方言:zòu zuo奏作)。
《哲学观察》是这样一部著作:它不知从何年写起,也不知到何年结束,它思考自我、时间、死亡、确定性、根据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就像人们经常说的“在途中”,途中有僧侣、恶棍,清泉、野花,而后天奖就是意外得来的一瓢饮。
“今天我们……吧!……哦,那明天呢?后天呢?……”《后天》是生活世界的自然表达,同时也让人想到后天八卦图,一部同名灾难电影,这标明它的后形上学或后时间性的独特涵义:不再是从上到下的世界,也不是单纯时间性的世界。后天,不是将来,它不在于用未来映照现在,而是坚守着即将到来的确定和可能。
而哲学的最终表达就是这样的可能和确定。正如叔本华理解的,音乐如同现象界,是先于事物的普遍性、先于后来普遍抽象概念的更高抽象。同样,我们须在这种既非形上学亦非历史时间性的存在中,勘察人类思想的先来后到,来龙去脉。
“哲学就是哲学史。”黑格尔的哲学断言如同他的“绝对精神”一样知其白而守其黑。但对我来说,哲学就是哲学家。我们没有像抓辫子一样抓住西方哲学的概念逻辑,东方哲学的诗性义理,我们仅仅只是捅了问题的马蜂窝。
杨朱,老子,释迦牟尼,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贝克莱,休谟,康德,帕斯卡,笛卡尔,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利奥塔,德里达……哲学家总是甘心忍受一只马蜂蛰他,但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掉在地上的马蜂窝。
“世界是我的表象……”“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道、无、水、共相、上帝、超人、存在、物质、灵魂、自我、语言、要素、世界关联、生活形式……主体和客体的同一;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和客体的非同一:世界,集体,个人……阿多诺的“星丛”理论是现代哲学之花结出的硕果,可惜,今天很少有人像“把行星摆上桌面”一样对待它。
当我深入地思考这个世界,我发现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不相称。什么是外部世界、内部世界?你无法像摩尔那样用自己的两只手去证明它,更无法找到一条清晰的界线。什么是不相称?不相称就是不相称。或者说吧,不相称就像一个无形的跷跷板,在跷跷板这边,是自我、感知、灵魂、精神、意志;在跷跷板那别,是道、无、上帝、存在、理性、物质……这里,隐藏着一切哲学思想的绝对秘密!
在我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永恒之物与短暂之物》中我写到:“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不相称以及自我体验中的现象之流是一切形上学的终极泉源。”也许,只有在这种同一世界的不同来回牵连之间,在高于“意向性”的、活生生的世界图几中,我们才能真正谈论自我、人类、事物、自由、世界和深渊。
我希望用一种清晰的语言表达我的哲学思想,然而,我听到自己问:“白还是黑?”我希望在生活中把捉我的思想,然而,当我认真观察,树木变做椅子,真实的处境只剩下残羹冷炙。而哲学的表达或许就是忍受这种观察和思想的基本困境。
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谈到两个世界的对立。无论是古典形上学,还是现代思想哲学,都存在这种真和假、理和情的对立,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一直在这种对立中发展前行。但是,“真正的世界不可达到、不可许诺、不可证明”,真正的世界是一个幻想的世界,一个对变化、感觉心存恐惧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思想?
然而,一个真正的世界从来不是简单对峙的世界。一个真正的世界不是此岸和彼岸的对立,而是深刻地表现为内世界和外世界的瞻连、趋近、交叉、分离、重叠乃至圆融一体。所以,是和否不再作为最高的判断,而是种种不相称性表达的确定和可能。所以,“本质”不再作为有效的词汇,“现象”只能从古希腊“显现”的意义上认真理解。所以,“我们业已废除真正的世界,剩下的是什么世界?也许是假象的世界?……但不!随同真正的世界一起,我们也废除了假象的世界!”
“如果你在田野里迷了路……”“我才不去田野呢!”多年前一位艺术家的聊天让我忽然捕捉住哲学之为哲学的表达。毫无疑问,哲学是亡羊补牢的工作,羊一直在丢,牢一直在补,哪怕我们真的认为哲学能够抵达世界。哲学的最基本形式是:我们明明走在路上,却必须如杨朱泣歧,如维特根斯坦说:“我们没有出路。”因而,在其表现形式上,哲学不是概念更不是诗意,而只能是——游戏:不仅是语言游戏,更重要的是生活游戏,世界游戏。这是困境中的自由,自由中的游戏。
一种游戏打开不相称的、隐现着的世界图几。它在个我和世界的相互牵连之间,在“哦!上帝!”的自行显现之间。这牵扯到事物和语言的起源:不是为真-假,而是一种奠基性的东西,而奠基性的东西或许正是表面来不及表述的东西,深渊性的东西。在这里,永恒和变化被彻底放逐了,人的表达、事物闪光的表面成为一种坚韧的、反抗性的、相对持久的东西。而这依然是思想、文化、艺术、生活……
在我们时代,从政治的角度谈论自由要么像烈士要么像莽夫,我则希望自己像杨朱、尼采、叔本华、维特根斯坦那样,从生活的激流或土壤中直接培育自由。更为重要的是,被遗弃的形上学亦即人类精神须在“后天的生活”中彻底完成。
然而——任何选择都是一种超越。任何选择都是踏上一条永无归途的路。
2010年10月,西安
八、【后天批评奖】——敬文东(北京)
敬文东简介:
敬文东,男,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流氓世界的诞生》、《指引与注视》、《失败的偶像》、《被委以重任的方言》、《诗歌在解构的日子里》、《随贝格尔号出游》、《事情总会起变化》、《牲人盈天下》、《灵魂在下边》等,另有随笔集、小说集和诗集面世。
获奖词:
当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变得越来越犬儒的时候,独立的批评意识与批评精神显得多么稀缺和重要。诗人批评家身份的敬文东,一直让我们对他的学术与批评抱以期待和敬意。事实上,因为他的沉默、尖锐、博学与睿智,已让我们感受到贫乏的唯物时代里,诗性正义的伟大与关切,人们迫切需要各种不同的声音,哪怕是纠结的、忐忑的声音。
获奖作品:《梦境以北》(2010,待出版)
获奖感言:
在问学一事上,我是一个永久性的学徒。和大师比起来,学徒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他足够勤奋和刻苦,如果他稍有悟性或智商不太差,他就能每天体会到进步带来的快乐。我认为这种快乐无比美好,也无法取代。我读书、写作,在出人意料地谋取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外,完全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写作而写作,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目的——或许,享受进步带来的快乐,就是唯一的目的。我不相信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也不相信它是不朽之盛事,这一切,与一个渺小主义的崇奉者毫无干系。
我写下的所有文字,不过是一个学徒的课间或课后的作业而已。我对作业的要求是:它能正派、得体、及格和字迹工整,从未要求它得满分或第一名。如果碰巧有一些师傅认为它还不错,我也会满心欢喜,就像当年我歪歪斜斜的作业面对我的小学启蒙老师时的那种好心情。这样的好事竟然真的被我遇上了:《后天》杂志把本年度的“后天批评奖”授予我,就是对我的作业的额外褒奖。我觉得为此高兴没什么不对,因为这是对一个永久性学徒的及格的作业的认可。
我不能承认自己是批评家或学者,尽管我确实写下了那么多的文字,而且看起来好像还真的跟学术和批评相关。在今天,“家”这个词显得异常紧张,也显得极为轻松和可疑。我从来没有为“家”而努力过,那不是学徒的做派,也不是我能够做到或者可以企及的事情。一个为写作而写作的人,不可能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信条;即使他真的能从学徒身份中体会进步带来的换了,也不过是他认为这是打发时光的最佳方式。如此说来,这个奖就像一件容积太大的衣服,罩到我身上,马上就把我淹没了。但我依然愿意从中探出头来说:谢谢你给了我一件巨大的屋宇。
2011年2月17日,北京魏公村。
《后天》杂志社
解决文化传播机构
第三届(2009—2010)后天双年度文化艺术奖评委会
2011年4月8日
地址:http://www.poemlife.com:1860/hom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57443&extra=page%3D1[要查看本图请先注册并登录]
由杨典于2011-04-11, 18:23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3次
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