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猱说》
如果古琴指法吟是指“揉弦”,那么猱是什么?对此,历代琴学多有争议,我在教学中也多次被问及。关于此,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篇旧文,即近代皖南梅庵派琴人章志荪的《吟猱论》。此文载于民国二十六编印年的《今虞》琴刊。章谈到了几种对猱的解释:
一:“左右往来动摇,约过按位三四分”。
二:“徽下取音为猱,左右取音为吟”。
三:“大指为吟,名指中指为猱”。
四:“猱定为三转,得音后,自本位注下二三分,急上至本位,再如法上下两次而止。运指纯用腕劲,如物有伸缩力,随伸随缩,连而不断为佳。大致吟略急,猱略缓也”。
五:“猱者,随声向徽下注摇得音”。
这些解释散见于历代琴谱(如《春草堂琴谱》或《琴学丛书》等),不一而足。而最有意思的,是近代广东琴家黄溓在《舍不舍斋琴说》中的论述。黄溓云:“弹琴指法最不可解者为猱。考之字书,猱之意义无关于琴者”。然后,黄追述各种古人对猱字的解析,如明代虞山宗师严天池《松弦馆琴谱》中,猱字不作“犭”,而作“勹”字(里面加一撇)。又猜想“嵇中散《琴赋》有‘问声错糅一语’,或谓糅即猱也”等。黄认为,很多古人觉得猱便是如“猱之升木”(《诗经》),这是学猢狲搏击的牵强附会之说,怎能用来譬喻弹琴之法。按照他的意见,因为有吟字,所以猱最可能的情况本来是哦。自古读诗便“吟哦”并称嘛。弹琴即如赋诗吟唱一般,故断定“猱即哦也”。而且既然“吟之简写半字为亍,则哦可简写为于。传抄沿讹,以于为犭”。
对此,黄溓先生还发挥议论云:“琴之指法始于蔡邕,赵惟注之,赵耶利修之,始创半字。至明其谱略备,然习者不多。古书若存若亡,沿讹袭谬,在所难免,有志之士,宜及起而考正之也”。这就只算是些文人话了。因按近代琴学研究通论,减字谱应起于唐代琴家曹柔(公元730—?)。比他早很多年的初唐赵耶利(公元539—639)究竟是否先有参与,或当时各人都在逐渐开始用减字写琴谱?这不得而知。但若据清人程允基《诚一堂琴谱》之论,说“唐曹柔有减字指法,赵耶利修之”,这显然在时间上是颠倒了。
我们不妨再来看几种历代琴家对猱的解释:
凡猱,亦须软着腕子,动则有声,仍要指稍不得动摇。若中指、名指猱,须动腕,令指稍延韵,令声圆,须要实。凡肉猱有四:藏头猱(未打弦先猱上,令声无头)、迎猱(打弦后方猱,命意作声)、无意猱(声尽方猱)、走猱(急引上或急引下。
——姚丙炎《唐代陈拙论古琴指法》
猱,按弹得音后,带音下位左二分,折上位右二分,又下位左一分,又上位右一分,复下至本位为止。(另有长猱、少猱、大猱、细猱、急猱、缓猱、飞猱、放猱、落指猱、游猱荡猱、绰猱注猱等,此处从略。)
——彭祉卿《桐心阁指法析微》
猱的取音大于吟,而苍老浑厚,也是恰好圆满为法,与吟同为延长按弹“实音“的时值,在节奏中宜于刚劲的余音时用之。
——顾梅羹《琴学备要》
吟,得音后,移动幅度较小的揉弦。猱,得音后,左手移动幅度较大的揉弦。
——吴景略、吴文光《虞山吴氏琴谱》
猱,左手按弦,右指弹弦出声后,即在音位两侧作较大幅度的摆动。“猱”常被改用“揉”字,其意相通。
——龚一《古琴演奏法》
如此等等吧。几乎每一部传统古琴谱集里,都有关于吟猱的论述。总之,这些解释也都是大同小异,可细心体会,但无法定论。
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近当代音乐评论家辛丰年先生的观点。我看过辛的西方音乐随笔集《如是我闻》,很赞赏他的文字。而关于古琴,辛也说:“这乐器的主要生命的‘猱’法,值得重视更不消说”。因为“靠了吟猱(在西乐里谓之滑指)使其进入第二个甚至第三四个音,要做到西洋音乐中指定的‘圆滑进行’全不费事,本来在弹弦乐器上拙于实行的几种装饰音如倚音涟音,在琴曲中是家常便饭。细究起来,它所缺少的只是颤音”。(参阅辛丰年《古琴》)也许辛先生不知,古琴不仅有颤音,其指法中还有专门的“颤吟”。
世间的弓弦乐器演奏大多都有揉弦(Vibrato),无论是小提琴、大提琴、六弦琴、印度西塔尔琴、蒙古马头琴、二胡、琵琶、古筝或越南独弦琴等,在指板或弦面上用摆动手指与手腕大量采用滚揉、压揉、搂揉、滑揉或垫指滑揉的方法,是弦乐演奏必需掌握的技巧。古琴的吟与猱,只是其中被文人修辞化了的一种而已,不应该因古琴的特殊历史背景而被无限神化。
猱字,在古语里本指猿猱、猕猴或一种善攀援的、机灵的怪兽。《说文》以及《广韵》等典籍云:猱(獿,同夔),本为“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页,巳止象手,夊象足,省作猱”。但最有趣的,还是明代理学家和文学家刘元卿在其《贤奕编•警喻》中的一则奇妙的志怪或寓言,现抄全文如下: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踪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看来猱与挠,也可算通假字(这令人想起民国时,九嶷派琴家杨时百被蔡元培请到在北大去讲古琴,曾被当年崇尚西方音乐的“五四一代”学生们讥笑为“狗挠门”。)不过这个故事最诡异之处,在于一头猕猴怪兽,就靠挠痒痒,耍阴谋,便将猛虎的脑髓吃光了,还把剩下的脑髓送给猛虎吃,猛虎居然还不自知,这是多么恐怖的手段呀。它几乎令人想到了中国文明与制度的某些特征……如意识形态。
还是回到古琴上来吧。有一点可以肯定:猱是比吟更用力、更狠、更接近“入木三分”的指法。而关于猱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倒是次要的。所谓“猱身而上”,主要也是指的敏捷。柏拉图曾言:“美就是敏捷”。因为东西方的弦乐演奏都有揉弦,我们便不妨暂且这样来总结:小幅度的揉弦为吟,大幅度的揉弦则为猱。它的要点,其实并不在于究竟是几上几下,而在于对音色(韵)与音准(律)的熟练自如。
2012-7-4(初稿)
如果古琴指法吟是指“揉弦”,那么猱是什么?对此,历代琴学多有争议,我在教学中也多次被问及。关于此,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篇旧文,即近代皖南梅庵派琴人章志荪的《吟猱论》。此文载于民国二十六编印年的《今虞》琴刊。章谈到了几种对猱的解释:
一:“左右往来动摇,约过按位三四分”。
二:“徽下取音为猱,左右取音为吟”。
三:“大指为吟,名指中指为猱”。
四:“猱定为三转,得音后,自本位注下二三分,急上至本位,再如法上下两次而止。运指纯用腕劲,如物有伸缩力,随伸随缩,连而不断为佳。大致吟略急,猱略缓也”。
五:“猱者,随声向徽下注摇得音”。
这些解释散见于历代琴谱(如《春草堂琴谱》或《琴学丛书》等),不一而足。而最有意思的,是近代广东琴家黄溓在《舍不舍斋琴说》中的论述。黄溓云:“弹琴指法最不可解者为猱。考之字书,猱之意义无关于琴者”。然后,黄追述各种古人对猱字的解析,如明代虞山宗师严天池《松弦馆琴谱》中,猱字不作“犭”,而作“勹”字(里面加一撇)。又猜想“嵇中散《琴赋》有‘问声错糅一语’,或谓糅即猱也”等。黄认为,很多古人觉得猱便是如“猱之升木”(《诗经》),这是学猢狲搏击的牵强附会之说,怎能用来譬喻弹琴之法。按照他的意见,因为有吟字,所以猱最可能的情况本来是哦。自古读诗便“吟哦”并称嘛。弹琴即如赋诗吟唱一般,故断定“猱即哦也”。而且既然“吟之简写半字为亍,则哦可简写为于。传抄沿讹,以于为犭”。
对此,黄溓先生还发挥议论云:“琴之指法始于蔡邕,赵惟注之,赵耶利修之,始创半字。至明其谱略备,然习者不多。古书若存若亡,沿讹袭谬,在所难免,有志之士,宜及起而考正之也”。这就只算是些文人话了。因按近代琴学研究通论,减字谱应起于唐代琴家曹柔(公元730—?)。比他早很多年的初唐赵耶利(公元539—639)究竟是否先有参与,或当时各人都在逐渐开始用减字写琴谱?这不得而知。但若据清人程允基《诚一堂琴谱》之论,说“唐曹柔有减字指法,赵耶利修之”,这显然在时间上是颠倒了。
我们不妨再来看几种历代琴家对猱的解释:
凡猱,亦须软着腕子,动则有声,仍要指稍不得动摇。若中指、名指猱,须动腕,令指稍延韵,令声圆,须要实。凡肉猱有四:藏头猱(未打弦先猱上,令声无头)、迎猱(打弦后方猱,命意作声)、无意猱(声尽方猱)、走猱(急引上或急引下。
——姚丙炎《唐代陈拙论古琴指法》
猱,按弹得音后,带音下位左二分,折上位右二分,又下位左一分,又上位右一分,复下至本位为止。(另有长猱、少猱、大猱、细猱、急猱、缓猱、飞猱、放猱、落指猱、游猱荡猱、绰猱注猱等,此处从略。)
——彭祉卿《桐心阁指法析微》
猱的取音大于吟,而苍老浑厚,也是恰好圆满为法,与吟同为延长按弹“实音“的时值,在节奏中宜于刚劲的余音时用之。
——顾梅羹《琴学备要》
吟,得音后,移动幅度较小的揉弦。猱,得音后,左手移动幅度较大的揉弦。
——吴景略、吴文光《虞山吴氏琴谱》
猱,左手按弦,右指弹弦出声后,即在音位两侧作较大幅度的摆动。“猱”常被改用“揉”字,其意相通。
——龚一《古琴演奏法》
如此等等吧。几乎每一部传统古琴谱集里,都有关于吟猱的论述。总之,这些解释也都是大同小异,可细心体会,但无法定论。
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近当代音乐评论家辛丰年先生的观点。我看过辛的西方音乐随笔集《如是我闻》,很赞赏他的文字。而关于古琴,辛也说:“这乐器的主要生命的‘猱’法,值得重视更不消说”。因为“靠了吟猱(在西乐里谓之滑指)使其进入第二个甚至第三四个音,要做到西洋音乐中指定的‘圆滑进行’全不费事,本来在弹弦乐器上拙于实行的几种装饰音如倚音涟音,在琴曲中是家常便饭。细究起来,它所缺少的只是颤音”。(参阅辛丰年《古琴》)也许辛先生不知,古琴不仅有颤音,其指法中还有专门的“颤吟”。
世间的弓弦乐器演奏大多都有揉弦(Vibrato),无论是小提琴、大提琴、六弦琴、印度西塔尔琴、蒙古马头琴、二胡、琵琶、古筝或越南独弦琴等,在指板或弦面上用摆动手指与手腕大量采用滚揉、压揉、搂揉、滑揉或垫指滑揉的方法,是弦乐演奏必需掌握的技巧。古琴的吟与猱,只是其中被文人修辞化了的一种而已,不应该因古琴的特殊历史背景而被无限神化。
猱字,在古语里本指猿猱、猕猴或一种善攀援的、机灵的怪兽。《说文》以及《广韵》等典籍云:猱(獿,同夔),本为“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从页,巳止象手,夊象足,省作猱”。但最有趣的,还是明代理学家和文学家刘元卿在其《贤奕编•警喻》中的一则奇妙的志怪或寓言,现抄全文如下: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踪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看来猱与挠,也可算通假字(这令人想起民国时,九嶷派琴家杨时百被蔡元培请到在北大去讲古琴,曾被当年崇尚西方音乐的“五四一代”学生们讥笑为“狗挠门”。)不过这个故事最诡异之处,在于一头猕猴怪兽,就靠挠痒痒,耍阴谋,便将猛虎的脑髓吃光了,还把剩下的脑髓送给猛虎吃,猛虎居然还不自知,这是多么恐怖的手段呀。它几乎令人想到了中国文明与制度的某些特征……如意识形态。
还是回到古琴上来吧。有一点可以肯定:猱是比吟更用力、更狠、更接近“入木三分”的指法。而关于猱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倒是次要的。所谓“猱身而上”,主要也是指的敏捷。柏拉图曾言:“美就是敏捷”。因为东西方的弦乐演奏都有揉弦,我们便不妨暂且这样来总结:小幅度的揉弦为吟,大幅度的揉弦则为猱。它的要点,其实并不在于究竟是几上几下,而在于对音色(韵)与音准(律)的熟练自如。
2012-7-4(初稿)
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