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手机在诺贝尔奖宣布那刻果断关机,他知道会有潮涌般的祝贺与访问邀请会袭来,从今往后的数月里,他很难再过平静的生活。除央视专访外,他只在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问题,身后站着数名高密当地官员和从京赶去的文化官员。莫言与故乡绝不仅仅是乡亲与土地的关系,多年以来他每年有相当长的时间在高密生活,和当地的官场来往频繁。这一点他从无避讳。在官场氛围极浓的山东,你的儿子是富商或名人,都不及一个人的儿子做了县委书记,这是我一年前采访莫言时他的原话。儒家发源地的成功哲学是必须做官,而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身份让他可等同于副县级。 记者:鞠白玉
所以众人期望的所谓独立自由和高贵的作家灵魂,这并不符合这个乡土作家对于「作家」含义的理解,如同他当年写作是为了吃了一顿饺子,他承认他的功利心。他在文学盛名之下要做的并不是脱离体制或与体制对立,他要做的是最符合中国式成功的道路。
但且慢批评,这和他的文学作品并不背道而驰。如果一个读者有幸看过全部的莫言作品,会看到一条明晰的线索。一个作家在写人与命运的抗争,一个个小人物在现实里的处境。他从未以高姿态俯视过人群,他和他们处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他写的本来就是生活的真相,他自己也处于这样的生活中,有种种妥协,无奈,幽默,调侃,躲避和迎合。在这一点上,他向来是个诚实的人。
一个农人的后代,在农村的土地上经历过所有黑暗的生活,饱受过物质和精神贫瘠之苦。他通过写作获得表达权,一条尽可能的坦途。他作为一个个体,有他自己选择生存方式的自由,无论这是否人们认可的方式。作家也应该同样拥有这样的自由。
父亲断定不可能得奖
三十年前,莫言以小说的形式,将高密东北乡划进了世界的视野,高密如同马奎斯笔下的马贡多小镇,它不再只是一个落寞的角落,它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们的苦痛,离别,相爱与恨,都和全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然而今年此时此刻,高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莫言在奖项宣布的前夜回到高密,这尽了一个农民之子,一个乡土作家的本分。
他的农村旧居的门上写着: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那和他长得奇像的二哥说:「我弟弟小时老跟我抢书看。」
在得奖前夜,记者问这位二哥,若是莫言得了诺奖,你有甚么感想?
二哥说:「高粱地里出来的文章,都是平常东西,有啥可说的。」
他九十岁的老父亲则说:「他不可能得奖。」
大部份人和莫言的老父想的一样:他不可能得奖。
从获奖消息伊始,从微博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作家得了奖后,会让这个国家的人这么沮丧的。一切缘于他一直是在官方体制下,是拿着工资的受着***豢养的非独立作家,尤其今年的抄写延安讲话风波令人们无法忍受,一个本应该以笔为刀向体制开战的作家多年来拿着工资怡然自得,并如此容易忘记,那个讲话的人,是文坛灾难的始作俑者。人们更无法接受一个历来充满了政治意味的诺奖会颁给这样的作家。
抄延安讲话不后悔
人们自顾自地沮丧,莫言已经在家乡开了新闻发布会。他面临如潮的漫骂和压力,平静地告诉人们,他并不认为人们真正的了解过他的作品,那些自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批判社会的作品,从没有歌颂过政党,从没有服务于体制的精神独立的作品,这令他得诺奖当之无愧。
「难道抄写延安讲话就是可以不获奖的理由吗?」他承认***的延安讲话有历史局限性,「过份强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强调了阶级性而忽略了人性」。
「我们在八十年代就认识到这种讲话的局限。我们的写作一直在突破这个。他们没有看过我全部的作品。我的作品一直是在很大的压力中写。但是我们要突破讲话的限制,并不意味着我把讲话全部否定。它有它的合理性。它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它讲作家应该为工农兵服务。我认同这个我才会抄写。」
「当然我抄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后果。我这个人比较模糊。我不像某些人有敏感的政治嗅觉。这就是出版社要一本书,编辑让我抄我就抄,后来发现那些意见,超出我的意料。」
「我并不后悔,我抄讲话和我的创作没有甚么矛盾。我抄它是因为它有合理的成份,我突破它是因为它不能满足我。」
莫言在国外访问中多次谈到文学中的政治性,文学应该大于政治,他早年不想当「无产阶级作家」,并从当时的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中脱离出来,顶着压力写批判小说,而如今他同样不想被「政治正确」和「道德」绑架。他始终强调:「我只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全人类的高度上,而不是站在某一个阶级和某一个党派上。」
问题出自他不是站左或站右,而是集权国家的作家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归顺于体制便意味着不与人们站在一起,这是独特的政治语境。
一夜之间的铺天盖地的漫骂他都听到,他从不认为自己依附在这个政党之下写作,也并未因体制问题受到创作限制,「作家是靠作品说话,作家的写作不为党派服务,也不为某个团体服务,作家是良心的指引下面对所有的人,研究人类的情感,然后做出判断。如果这些人真的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的黑暗面的批判向来是凌厉的,严肃的」。
「如果仅仅是因为我没有在大街上喊口号,没有在声明上签字,就认为我是没有批判性的,是官方的作家,这种批评是毫无道理的。」
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他认为沙特同样是法国的***员,萧洛霍夫也是苏联的***员,他们的创作仍然经典,仍然被千万人阅读。「我在中国写作,在中国***领导的中国里写作。我的作品不能用党派来限制,我的写作从八十年代拿起笔来就是站在人的角度,人的情感和命运,已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的界限。我的小说是大于政治的。」
对于自己在作家协会的官方身份被形容成与执政党密切,他这样解释:「密切不密切,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呢?很多批评我的人本身就是在体制工作。有的人甚至在体制内做到很大。他们认为我就是和***密切,他们就不密切。这真是莫名其妙。」
他认为诺贝尔奖授予他,恰是战胜了这种政治局限,「这是文学的胜利,不是政治正确的胜利」。
记者问他会不会离开中国。他说:「我连高密乡都不想离开,何况中国。」
他年轻时唯一的愿望就是离开农村,原因很简单:生活太贫困了,地位太低了。
我只是个普通老头
「生老病死都无人问及,没有劳动和社会保险,只能靠自己,只能贡献,但是国家不给农民任何好处,牺牲几亿的农民来保全城市。还有残酷的阶级斗争在农村,人分等级,地主的后代没有工作没有读书的机会,大学轮不到我,当兵要查三代。」他用当兵的方式离开农村,用写作的方式令自己不必转业再回农村。年轻时的他宁可去新疆和西藏,也不想回到高密乡。
关于童年至青年时的农村生活,那并不是诗意的,现实是他的爷爷一直怀念着***执政时的农村:「那时候私有制,可解放后一直是军事化管理农村。说是财富增值,劳动致富,也是不如以前。从前买卖是自由的,一个农民有头脑,会干活,会理财,是可以发家致富的。到了49年之后,谁也别想富,富了是可耻,越穷越光荣。」
然而三十年前他听到一次高密地方戏猫腔,再看家乡小桥流水,乡情就迸发了。他承认他恨这个地方,恨这里的束缚,但是他已经找到了自由的办法,绝不再离开。
他在西方是受欢迎的前卫作家,但在高密乡里,他认为自己是最朴实本分的乡民,「我从没叛逆过,我只是在真实地写人,所谓前卫,魔幻,甚至黑色幽默,那本就是我们真实的乡村生活。老一代的作家内心深处也知道这个,包括极左作家,他们知道甚么是人民的文学,只是他们无法这样写」。
「我当年看起来是离开正路,可是却回到人性的正路。我不想阶级性的写作,我用人性来写作。这是文学的最正的路。我不先锋,我只是正道。是最民间和最基层的。」
他说过,回老家,装修房子,和乡亲一起过年,这都比接受一个采访更重要。生活本身有时也比写作重要。去年冬天在国子监的一个普通茶馆里见他,他告诉我现在仍然和老伴出行在坐地铁,舍不得打车。他坦承进体制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老了总得有个依靠,有个医疗保险」。
他写人。写挣扎的人世生活。他自己也是人。
他认为三十年来写作路,作品里全是真话,全是憋了许久的话,未曾有半句威吓之下的虚假。「我就是一个普通老头。所谓的名人,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渲染。」
文学的去政治化意味着在作品中既不附合也不对抗,莫言希望他的写作坚持在文学和人本身,「西方对中国的阅读出现巨大的误区,好像我们每部作品都在影射政治,都在攻击和反叛。翻译家在选择上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如果在中国被批评被禁止的书,就变成了抢手的宝贝,可是有些书很差。我不断呼吁请他们用文学的眼光来看我们的文学」。
小说家本份是讲故事
莫言的作家同行里仍有部份人是为他的获奖由衷地高兴,这些人并不认为他在体制内的保全伤害过他的写作。出版人杨葵对于莫言的得奖毫不意外,在近两年来的访谈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莫言是最有希望得诺奖的中国作家。他说:「微博上众声喧哗,但是好像绝大多数人都没怎么读过莫言,或者虽然读过,但只凭一两本着作的阅读经验,就要作总体概论,显然荒唐。说到体制问题,拿这个来诋毁一个人也很荒唐。有人愿意按部就班过日子,有人喜欢浪迹天涯,各行其是,这才叫民主吧?有趣的是,做这类谴责的人,恰恰是整天空喊民主口号的人。」
莫言早前不会想到自己的官方职位成为获奖的最大争议,他每月去艺术研究院开几次会,按月拿工资,出席笔会,他57岁了,承认在现实生活里的愿望和普通人无异,平安健康足矣。「我平时是孙子,只在写作里色胆包天。」
或说莫言从未标榜过自己是斗士,他书写苍天之下乡土之上的百姓时,并不是以绝决的信念想去抗争体制。
英国作家毛姆已在半个世纪以前谈及关于小说的看法:首先要有充份的真实感,小说家的任务是冷静和超脱地描绘真实。作家的职责是叙述事实然后全部交给读者,让他们去定夺如何处置。小说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优秀的小说本就是包罗万象的真实世界,甚至比真实的世界更为复杂。就像契诃夫竭力保持冷静中立,只着力描述真实的生活,但是,读他的小说会强烈感觉到人们的残忍和无知,穷人的赤贫及堕落还有富人的冷漠和自私,这一切都不可避免的指向一场暴力革命。小说绝不能拿来作为布道讲道或平台载体,否则便是滥用。
所以众人期望的所谓独立自由和高贵的作家灵魂,这并不符合这个乡土作家对于「作家」含义的理解,如同他当年写作是为了吃了一顿饺子,他承认他的功利心。他在文学盛名之下要做的并不是脱离体制或与体制对立,他要做的是最符合中国式成功的道路。
但且慢批评,这和他的文学作品并不背道而驰。如果一个读者有幸看过全部的莫言作品,会看到一条明晰的线索。一个作家在写人与命运的抗争,一个个小人物在现实里的处境。他从未以高姿态俯视过人群,他和他们处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他写的本来就是生活的真相,他自己也处于这样的生活中,有种种妥协,无奈,幽默,调侃,躲避和迎合。在这一点上,他向来是个诚实的人。
一个农人的后代,在农村的土地上经历过所有黑暗的生活,饱受过物质和精神贫瘠之苦。他通过写作获得表达权,一条尽可能的坦途。他作为一个个体,有他自己选择生存方式的自由,无论这是否人们认可的方式。作家也应该同样拥有这样的自由。
父亲断定不可能得奖
三十年前,莫言以小说的形式,将高密东北乡划进了世界的视野,高密如同马奎斯笔下的马贡多小镇,它不再只是一个落寞的角落,它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们的苦痛,离别,相爱与恨,都和全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
然而今年此时此刻,高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莫言在奖项宣布的前夜回到高密,这尽了一个农民之子,一个乡土作家的本分。
他的农村旧居的门上写着: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那和他长得奇像的二哥说:「我弟弟小时老跟我抢书看。」
在得奖前夜,记者问这位二哥,若是莫言得了诺奖,你有甚么感想?
二哥说:「高粱地里出来的文章,都是平常东西,有啥可说的。」
他九十岁的老父亲则说:「他不可能得奖。」
大部份人和莫言的老父想的一样:他不可能得奖。
从获奖消息伊始,从微博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作家得了奖后,会让这个国家的人这么沮丧的。一切缘于他一直是在官方体制下,是拿着工资的受着***豢养的非独立作家,尤其今年的抄写延安讲话风波令人们无法忍受,一个本应该以笔为刀向体制开战的作家多年来拿着工资怡然自得,并如此容易忘记,那个讲话的人,是文坛灾难的始作俑者。人们更无法接受一个历来充满了政治意味的诺奖会颁给这样的作家。
抄延安讲话不后悔
人们自顾自地沮丧,莫言已经在家乡开了新闻发布会。他面临如潮的漫骂和压力,平静地告诉人们,他并不认为人们真正的了解过他的作品,那些自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批判社会的作品,从没有歌颂过政党,从没有服务于体制的精神独立的作品,这令他得诺奖当之无愧。
「难道抄写延安讲话就是可以不获奖的理由吗?」他承认***的延安讲话有历史局限性,「过份强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强调了阶级性而忽略了人性」。
「我们在八十年代就认识到这种讲话的局限。我们的写作一直在突破这个。他们没有看过我全部的作品。我的作品一直是在很大的压力中写。但是我们要突破讲话的限制,并不意味着我把讲话全部否定。它有它的合理性。它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它讲作家应该为工农兵服务。我认同这个我才会抄写。」
「当然我抄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后果。我这个人比较模糊。我不像某些人有敏感的政治嗅觉。这就是出版社要一本书,编辑让我抄我就抄,后来发现那些意见,超出我的意料。」
「我并不后悔,我抄讲话和我的创作没有甚么矛盾。我抄它是因为它有合理的成份,我突破它是因为它不能满足我。」
莫言在国外访问中多次谈到文学中的政治性,文学应该大于政治,他早年不想当「无产阶级作家」,并从当时的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中脱离出来,顶着压力写批判小说,而如今他同样不想被「政治正确」和「道德」绑架。他始终强调:「我只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全人类的高度上,而不是站在某一个阶级和某一个党派上。」
问题出自他不是站左或站右,而是集权国家的作家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他归顺于体制便意味着不与人们站在一起,这是独特的政治语境。
一夜之间的铺天盖地的漫骂他都听到,他从不认为自己依附在这个政党之下写作,也并未因体制问题受到创作限制,「作家是靠作品说话,作家的写作不为党派服务,也不为某个团体服务,作家是良心的指引下面对所有的人,研究人类的情感,然后做出判断。如果这些人真的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的黑暗面的批判向来是凌厉的,严肃的」。
「如果仅仅是因为我没有在大街上喊口号,没有在声明上签字,就认为我是没有批判性的,是官方的作家,这种批评是毫无道理的。」
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他认为沙特同样是法国的***员,萧洛霍夫也是苏联的***员,他们的创作仍然经典,仍然被千万人阅读。「我在中国写作,在中国***领导的中国里写作。我的作品不能用党派来限制,我的写作从八十年代拿起笔来就是站在人的角度,人的情感和命运,已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的界限。我的小说是大于政治的。」
对于自己在作家协会的官方身份被形容成与执政党密切,他这样解释:「密切不密切,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呢?很多批评我的人本身就是在体制工作。有的人甚至在体制内做到很大。他们认为我就是和***密切,他们就不密切。这真是莫名其妙。」
他认为诺贝尔奖授予他,恰是战胜了这种政治局限,「这是文学的胜利,不是政治正确的胜利」。
记者问他会不会离开中国。他说:「我连高密乡都不想离开,何况中国。」
他年轻时唯一的愿望就是离开农村,原因很简单:生活太贫困了,地位太低了。
我只是个普通老头
「生老病死都无人问及,没有劳动和社会保险,只能靠自己,只能贡献,但是国家不给农民任何好处,牺牲几亿的农民来保全城市。还有残酷的阶级斗争在农村,人分等级,地主的后代没有工作没有读书的机会,大学轮不到我,当兵要查三代。」他用当兵的方式离开农村,用写作的方式令自己不必转业再回农村。年轻时的他宁可去新疆和西藏,也不想回到高密乡。
关于童年至青年时的农村生活,那并不是诗意的,现实是他的爷爷一直怀念着***执政时的农村:「那时候私有制,可解放后一直是军事化管理农村。说是财富增值,劳动致富,也是不如以前。从前买卖是自由的,一个农民有头脑,会干活,会理财,是可以发家致富的。到了49年之后,谁也别想富,富了是可耻,越穷越光荣。」
然而三十年前他听到一次高密地方戏猫腔,再看家乡小桥流水,乡情就迸发了。他承认他恨这个地方,恨这里的束缚,但是他已经找到了自由的办法,绝不再离开。
他在西方是受欢迎的前卫作家,但在高密乡里,他认为自己是最朴实本分的乡民,「我从没叛逆过,我只是在真实地写人,所谓前卫,魔幻,甚至黑色幽默,那本就是我们真实的乡村生活。老一代的作家内心深处也知道这个,包括极左作家,他们知道甚么是人民的文学,只是他们无法这样写」。
「我当年看起来是离开正路,可是却回到人性的正路。我不想阶级性的写作,我用人性来写作。这是文学的最正的路。我不先锋,我只是正道。是最民间和最基层的。」
他说过,回老家,装修房子,和乡亲一起过年,这都比接受一个采访更重要。生活本身有时也比写作重要。去年冬天在国子监的一个普通茶馆里见他,他告诉我现在仍然和老伴出行在坐地铁,舍不得打车。他坦承进体制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老了总得有个依靠,有个医疗保险」。
他写人。写挣扎的人世生活。他自己也是人。
他认为三十年来写作路,作品里全是真话,全是憋了许久的话,未曾有半句威吓之下的虚假。「我就是一个普通老头。所谓的名人,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渲染。」
文学的去政治化意味着在作品中既不附合也不对抗,莫言希望他的写作坚持在文学和人本身,「西方对中国的阅读出现巨大的误区,好像我们每部作品都在影射政治,都在攻击和反叛。翻译家在选择上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如果在中国被批评被禁止的书,就变成了抢手的宝贝,可是有些书很差。我不断呼吁请他们用文学的眼光来看我们的文学」。
小说家本份是讲故事
莫言的作家同行里仍有部份人是为他的获奖由衷地高兴,这些人并不认为他在体制内的保全伤害过他的写作。出版人杨葵对于莫言的得奖毫不意外,在近两年来的访谈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莫言是最有希望得诺奖的中国作家。他说:「微博上众声喧哗,但是好像绝大多数人都没怎么读过莫言,或者虽然读过,但只凭一两本着作的阅读经验,就要作总体概论,显然荒唐。说到体制问题,拿这个来诋毁一个人也很荒唐。有人愿意按部就班过日子,有人喜欢浪迹天涯,各行其是,这才叫民主吧?有趣的是,做这类谴责的人,恰恰是整天空喊民主口号的人。」
莫言早前不会想到自己的官方职位成为获奖的最大争议,他每月去艺术研究院开几次会,按月拿工资,出席笔会,他57岁了,承认在现实生活里的愿望和普通人无异,平安健康足矣。「我平时是孙子,只在写作里色胆包天。」
或说莫言从未标榜过自己是斗士,他书写苍天之下乡土之上的百姓时,并不是以绝决的信念想去抗争体制。
英国作家毛姆已在半个世纪以前谈及关于小说的看法:首先要有充份的真实感,小说家的任务是冷静和超脱地描绘真实。作家的职责是叙述事实然后全部交给读者,让他们去定夺如何处置。小说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优秀的小说本就是包罗万象的真实世界,甚至比真实的世界更为复杂。就像契诃夫竭力保持冷静中立,只着力描述真实的生活,但是,读他的小说会强烈感觉到人们的残忍和无知,穷人的赤贫及堕落还有富人的冷漠和自私,这一切都不可避免的指向一场暴力革命。小说绝不能拿来作为布道讲道或平台载体,否则便是滥用。
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