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许建《琴史新编》(过去也读过他的《初编》),见其在第十章“现代琴人”的通论中,却只大谈査阜西与管平湖,却几乎完全不提吴景略与刘少椿,有如此写历史的吗?众所周知,慢说近代琴家后来常常以查、吴、管、刘“四大家”并称,即便就是在中央音乐学院(所谓学院派)的体系内,吴与管也都是民乐系教授。就因为许先生自己是泛川派,是管先生弟子,就可以这样刻意遮掩吗?只是在实在绕不过去的地方,提一两句吴先生(如今虞琴社和80年代任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还说一句吴先生的演奏有“活泼的手法”之类。吴景略先生的音乐天才和对古琴传承的深远影响,只是一个活泼的手法吗?且此书后记自诩什么“效法太史公”,在每一卷后写评语,迂腐保守地以古人腔调批判新琴学,敢问新琴学何时能影响旧琴学?这种非此即彼的方式,恰恰非古人之情怀,而正是集权时代的流弊。的确,毛时代的左倾对古琴有很多歪曲。当代人对古琴也有很多实验性的误读和破坏。但传统的可以自己去弹传统,弹创新的可以自己去创新,这并不需要你死我活吧。无论传统或创新,唯我独尊的意识本身才是琴学最大的敌人,也是与古人海纳百川,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包容的艺术心态相悖的。此书“初编”是82年出版,而目前的“新编”则是今年才出版的,增加了一倍的篇幅。但许建先生既然要大规模增加篇幅,又对当代琴史的发展完全规避,对这三十年来的琴界如社会,虽妖魔横行,但很多天才琴家的新成就也早已有定论(如成公亮先生的新曲或广陵派传承、虞山吴门的传承等),岂容完全无知的偏见与“独角戏”?因世界新史学的发展,历史也早已不是靠几个行内人的话语权就能霸占的“官修时代”了。任何艺术史最终都是艺术家一起写的。许先生已是高龄学者了,为何会如此?我从无任何门户之见,也不知是否许先生与其他人有什么私人恩怨。只是读此“新编”,异常惊讶。我不懂,就靠这一本罗列古人的流水账,就能遮掩艺术正史,屏蔽真正影响近代古琴发展的那些了不起的大家吗?历史是这么写的吗?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
最新主题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磎…
- 附件
- 书法 001.jpg
-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 (58 Kb) 下载0次
- 书法 002.jpg
-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 (53 Kb) 下载0次
- 书法 003.jpg
-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 (56 Kb) 下载0次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