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最新主题

» 范子烨: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

附件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Attachment1111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138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

附件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Attachment书法 00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8 Kb) 下载0次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Attachment书法 00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3 Kb) 下载0次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Attachment书法 003.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6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

附件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Attachment银阁寺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85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2 posters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avatar
    君临


    帖子数 : 92
    注册日期 : 12-02-01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帖子 由 君临 2013-01-28, 11:17

    本文大题之拟定,斟酌了良久。

    我曾想过拟为喜读董桥、狂读董桥、笑读董桥、迷读董桥、静读董桥、闲读董桥、捧读董桥!

    喜读董桥,太普通了。

    狂读董桥,太浮夸了。

    笑读董桥,太偏狭了。

    静读董桥,太平淡了。

    闲读董桥,太轻视了。

    捧读董桥,捧字有两意思,一指捧著书的动作,一指对董桥文章的肯定,捧,好,就是它了!



    本文主要任务是选读、荐读董桥的精采章段,而少作评论,就像欣赏古诗词一样,多余的解释最是扫兴。



    毫无疑问,董桥是当今香港的第一散文家。其人其文姿态,令我有感:

    千里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董桥在《故事结局在你心里》中说:



    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

    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

    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

    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



    董桥的用功和认真态度,造就了一大「董桥式」文字世界。

    董桥身上既带有老一辈学人的古风文韵,又散发当下文人的时代灵气,香港文坛既有「饶金董」〔饶宗颐、金庸、董桥〕,就不算是文化沙漠。



    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董桥,我会写:

    董桥是生活于现今香港的民国文人。



    董桥的文章,令我看得入迷,每每彷佛进入真文人的交心境地,董桥与友人的交往逸事,在其静美的文字下,显得诗意空阔,大有「持灯一赏之,我心自潇洒」之叹。



    以下,就游一游董桥的文字世界吧!



    【董桥的文采】



    《中年是下午茶》



    中年最是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宵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藏书家的心事》



    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爱晚居》



    那回我找到她:清丽的容颜彷佛朦朦胧胧的月亮,秀眉杏眼樱唇都蒙上薄雾,连甜甜的酒窝似乎也在苍茫烟雨中,长发草草编成粗粗一股麻花辫子,也许是清瘦了,记忆里她尖尖的鼻子比从前更尖更挺更像国语明星李香君。



    《玉琮》



    旧小说里看惯了,这位过了半百的荷师娘苍然古貌,银发酡颜,眼睛是秋月笼烟,眉毛是晓霜映日,也许是山乡住久了,都说她年轻时候那股烈火脾气都散淡了,像闲云,像野鹤,闽南话和国语也软水那么软,偶然迸出一句英语似乎硬朗些。连她住的那座青山都飘着古意,碧岫堆云,猿啼鹤唳,后门外还有流水潺漫,飞泉瀑布,我的初中恩师文老师说每回上山探访荷师娘彷佛岁月倒流回到范石湖的田园诗里。



    《一代人的气韵》



    明朝人胡应麟论盛唐、中唐、晚唐的诗风说: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张渝在论石鲁画艺的那篇《气势对气韵》里说,学者们认为中唐以后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这也许跟中国文化中神化了气韵很有关系。



    【董桥论政治】



    《湖海缥缈,梦影依旧》



    政治评论应事应景,寿命不长,事过景迁,

    可以传世的多是运笔的精采而不是预测的正误。

    笔锋不健的政论大可不看;

    才情纵横的时评我细读之余,

    向来保持冷静的远观。



    十四年前,我在一本书上的自序里说: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

    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不再固执我笔下的文字是不是散文了:写事、写情、写人、写物,笔调不必拘泥于是评论、是美文、是小说、是诗歌;观点与信念既定,文体与形式不妨随着运笔之际的情怀挥洒调度。



    【董桥论教育】



    《王鸣任教统会主席》



    教育果然是人类世世代代无休无止的一场恶梦:上一代对下一代的需索;下一代对再下一代的赔偿;每一代人都抱着无尽的爱心去扭曲乃至摧毁另一代人的求知欲望。



    【董桥评三地文字】



    《这一代的事》



    内地文章一概受阉割,枯干无生机乐趣;台湾文章底子甚厚,却不知节制,喜服***,抵死缠绵;香港文章自命风流,却时刻不离保险套,终致香火不传。



    【董桥说幽默】



    《幽默是福》



    一位没受什么教育的富商喜欢充绅士。一天,妻子打扮太久,夫妇俩赶去听音乐会迟到了。富商问引座员现在奏的是神节目,引座员回答说:「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富商沉着脸对妻子抱怨说:「都是你不好,要不是你打扮了两个钟头,我们就不会听不到前头四个交响曲!」......英国爱德华七世对情妇丽丽·朗里说:「我耗在你身上的金钱实在够多了,多得可以买一艘战舰。」丽丽·朗里听了说:「陛下耗在我身上的精液也够多了,多得可以浮起一艘战舰。」



    《大将军的凉拌小菜》



    我们当年坐日本大船到台湾读书,早晨醒来,调皮的男同学逐一掀开我们身上盖的被子,说是检察海参涨价否。一天夜里***,近似台风,大家晖了十几个钟头的船,熬到天亮,那位同学在吃早饭的大堂里频频大呼﹕「今天海参价格大跌,全军覆没!」有女同学惊问﹕「海参不是晒干了才上市吗?一夜风雨就跌价了?你真神!」



    【他人评董桥



    杨小洲:



    董桥先生文章精致,文辞精美,旖旎一路,走的是宋词风光。 虽红花满树,桐叶芭蕉,落花堕蝶都入文章,却始终高贵清雅,是带着英伦绅士风度的鸳鸯蝴蝶派,翻出旧日的桃红柳绿、萧村人家。虽红花满树,桐叶芭蕉,落花堕蝶都入文章,却始终高贵清雅,是带着英伦绅士风度的鸳鸯蝴​​蝶派,翻出旧日的桃红柳绿、萧村人家。 他那种闲逸心思终日应对着山情水意,缱绻在青花粉彩之间,消受一份孤寒。他那种闲逸心思终日应对着山情水意,缱绻在青花粉彩之间,消受一份孤寒。 虽徘徊文字间倚红偎翠,追怀的却是袁寒云张伯驹倚红声色与世外孤独,将旧河山收拾得悲怆满纸,忍不住一股苍凉。虽徘徊文字间倚红偎翠,追怀的却是袁寒云张伯驹倚红声色与世外孤独,将旧河山收拾得悲怆满纸,忍不住一股苍凉。 他笔底流淌着幽怨,老僧古寺的意境,远近都是烟雨萦绕,烟桥孤柳,悠远寒凉。他笔底流淌着幽怨,老僧古寺的意境,远近都是烟雨萦绕,烟桥孤柳,悠远寒凉。 柳苏一句“你一定要看董桥”,算是道尽其妙。柳苏一句「你一定要看董桥」,算是道尽其妙。



    林沛理:



    批评家不敢碰董桥,因为「言繁而意简」的评论似乎不适用 于董桥「言简而意繁」的散文。他们认为,董氏散文既然本质上是美感经验的呈示,便不应该用分析性的文字去讨论和评价,更何况美感经验不会服膺于评论凶巴巴 而来的权威性。董桥的散文是美酒、古董和名画,只供品尝、玩味和鉴赏。它的可贵在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你要有诗的慧根才可以一击而悟,有所得着



    《中年是下午茶》佳句纷 陈,但始终不成佳篇,因为董桥在这寥寥千字的文章报了太多文学名家的大名,破坏了行文的节奏和结构的紧凑。他还说了一个关于精子的「烂gag」,令人哭笑不得。董桥很能写,但天花乱坠可以是好风景,也可以是杀风景。像「饭厅厚厚的土耳其地毯踩在脚下像踩着一朵朵青云」(《今朝风日好》)一类句子,其实是贬 低了腾云驾雾的神奇经验,使它变得庸俗而琐碎。我常常觉得,一如王家卫,需要一个可以教晓他纪律的监制,董桥实在用得着一个心狠手辣的编辑。



    冯唐:



    董桥的文字甜腻:吃一口,有滋味,吃几坨,不但倒了胃口,还坏了牙齿。



    董桥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名字的每一篇文章」,冯唐回应:好像对着一个六十岁的艺伎,涂着一张大白脸,说我扎扎实实用功几十年,计计较较每天画我的脸,一丝不苟,笔无虚落,我没有辜负见过我脸蛋上肉的每一个人—只觉毛骨悚然。



    潇湘夜语:



    董桥的文字有清贵之气,在旁人看来,贵气多多少少有点端架子,像绅士的服装,华丽严整,但怎么看都不适合居家。都是吃五谷杂粮,住在和谐天空下,你非摆出一副与众不同的高华气,不是做作是什么。可董桥偏偏几十年如一日,到现在天天埋首古董文玩字画旧书,你越烦他,他架子反而越架越高,迭床架屋,跑到自己的七宝楼台里去了。空架子永远拼不过真把式,一个人的架子能这么久不塌,你得承认他真有点实料在里面了。


    今朝风日好:



    在我看来,董桥的文字好,好在精致、雅致和韵致,三致合一,想不上乘就难。其实很多人写作一辈子能做到其中一「致」已经是了不起了,还有几个人能像董桥一样有这么浑厚且中西兼备底蕴以及足够的耐心在一个句子上斟酌用功呢。都说董桥的文字浓的发甜,但是读多了仍然感觉不到腻烦,这就是董桥独特的魅力所在。其实只要细细的品味董桥的文字,尤其是单独读他写下的句子,真的是浓腻的不得了,但是董桥总善于在整篇谈论与书有关的话题感到有些淡淡的倦意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岔开你有些呆滞的注意力,转用那种浓浓的闲笔描述周围的一切,让你放松舒适。比如在《纸月亮》中,通篇讲书籍的装帧之道,但写到去拜访威尼斯的装帧作坊的老板,却写到了「十月的威尼斯」,虽是闲笔,但一读之下很是惬意:「十月的威尼斯,秋阳似酒,秋水似画,萧萧微风吹冷了满城一绺绺的石板路。盛夏的游人都走了,四百多座小桥漫步闲逛的大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外地访客而不再是游客了,他们默默探望一幢幢久违的沧桑,一块破砖一段历史,数摊积水数面古镜,几朵青苔几幅心事;扁舟穿过『叹息桥』下的呜咽声中,多少前朝的孤愤随着河边古屋窗台上飘下来落红缓缓逝去,像深情的血斑,像含恨的残梦。老板说,十月最后这几天里晨昏霜意渐浓:『威尼斯钻进被窝冬眠了』! 」这不过是平时读惯了的小说里最为平常的景物描述,但是放在访书谈书的间隙,就是一股清凌凌的泉水,清爽透彻心扉。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段落,在董桥所有的书中都是俯拾皆是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董桥体」的魅力所在吧。





    【《南都周刊》访问董桥】



    《南都周刊》:你当时从文人气的《明报》去到《苹果》,是不是让很多人都诧异了?



    董桥:是,很多人问我不抗拒《苹果》的风格吗?我说为什么要抗拒呢?它的阅读率全港第一,就像一个漂亮女人走过,回头率很高,你就要说她是坏女人吗?

    我在《明报》的时候,认为报纸旨在教导人,教导读者是报纸的责任,读者只能吸收报纸筛选过的信息。但《苹果》扭转了我的这个看法,《苹果》认为读者很成熟,我们是要听他们的。创立之初,《苹果》就很重视读者想法,在街上捉十个人坐下来,拿份今日报纸随便讲哪里好、哪里不好。你看到这座大楼的地下报告板没有?上面时刻报告最新销量。我每天观察两次,例如今天开卖38万份,下午三点半已卖了八成半,晚上六点半再看一次剩余数量,就能知道社会对今天《苹果》的接受度。



    《南都周刊》:《苹果日报》的副刊很有特色,陶杰、迈克、蔡澜都在上面开专栏。副刊是香港每家报纸的卖点之一,您是怎么挑选作者的?



    董桥:我很高兴陶杰读书那么多、非常聪明,写得非常好,他是香港有特点的作者。除了你说的这几位,其实星期日的副刊我还请了陈之藩、刘绍铭、龙应台来写专栏,还有林青霞和刘若英,刘若英的文字很好的。请专栏作者,我不会追求高眉,要的一定是雅俗共赏。

      

    http://blog.yahoo.com/_ROST54P5IYVY5IA4V7OS5JYAME/articles/875676/index
    avatar
    欧南


    帖子数 : 248
    注册日期 : 11-04-26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 回复: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帖子 由 欧南 2013-01-29, 20:14

    早年董桥出名的时候,想买一本来读,巧的是刚想买的时候,看到报上一篇文章《你要读点董桥》,顿觉牙酸倒胃。于是打消了念头。至今家中没一本董桥的书。^_^
    avatar
    君临


    帖子数 : 92
    注册日期 : 12-02-01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 回复: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帖子 由 君临 2013-01-30, 10:26

    欧南 写道:早年董桥出名的时候,想买一本来读,巧的是刚想买的时候,看到报上一篇文章《你要读点董桥》,顿觉牙酸倒胃。于是打消了念头。至今家中没一本董桥的书。^_^



    因某人评董桥一文令你倒胃口而从不看董桥文章?

    是好彩,还是损失?
    avatar
    欧南


    帖子数 : 248
    注册日期 : 11-04-26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Empty 回复: 捧读董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成为了当今香港第一散文家

    帖子 由 欧南 2013-01-30, 19:25

    是损失吧,看过一些董桥的文字,儒雅博学,但有些习气,当然,文人多少都有些习气的。

    我说的只是个人极端的感受,不足挂齿。

    其实我一直想买他几本书来看。如果觉得董桥那几本书好,我去买来一读,谢谢。

      目前的日期/时间是2024-11-26, 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