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的所有新诗选本中最好的一本。
伊沙是大陆最具争议性的诗人之一,很多人誉之为天才,也有很多人说他人很自大,诗很臭。
伊沙以这种极端身份为荣。
伊沙喜欢吵架,他自觉是最强悍的前锋,入球机器。
你越骂他,他越精神。因为骂人是他表现自己专长的重要渠道。
多年前,在「诗江湖」论坛认识伊沙。
伊沙是最具争议性的诗人,但这本《新世纪诗典》,选得真好,不容否认,伊沙的选诗目光很锐利精确,俗称眼光「很毒」。
即使你很讨厌伊沙,也不能否认此选本的锐眼光和大魄力。
书中大半诗作都很精采,这很可能是史上最佳的新诗选本,比前身那本《世纪诗典》更好。
每首杰作后面,都附有伊沙的短评,这些短评是伊沙的拿手绝活,文字生动、幽默、犀锐、独家。
《三缺一》〔发小寻〕
2004年夏天
我家住在沈圩村福星路23号
我的房间里有一张
标准的麻将桌
每天夜里
我死去的姥姥,姥爷和爷爷
都会围在一起搓麻将
哗哗的声音让我整夜不得安宁
那时我的奶奶住在青年路与南极北路交口
她偶尔会打电话过来
每次我都想告诉她老人家
我不会打麻将
夜里的那一桌
一直是三缺一
2009年
伊沙评:有类型小说与纯文学小说之分,但绝无类型诗与纯诗之别,千万别把这首《三缺一》称作「灵异诗」,诗之万变不离抒情大宗。我无意说发小寻是「80后第一女诗人」,因为她比同代男诗人写得还好,她比70后、60后、50后的女诗人都更有天赋,诗坛浑然不觉,他们只会注意生锈的铁钉,但天才如我者深知:一束光线的力量!
《南京大屠杀》〔朱剑〕
墙上
密密麻麻写满
成千上万
死难者的名字
我看了一眼
只看了一眼
就决定离开
头也不回地离开
因为我看到了
一位朋友的名字
当然我知道
只是重名
几乎可以确定
只要再看第二眼
我就会看见
自己的名字
2010年
伊沙评:十多年前,有三个籍籍无名的青年作者幸运地搭上《文友》老《诗典》这列直通车而一夜成名跃上诗坛,其中就有朱剑——也只有朱剑,懂得珍惜,继续前行,孜孜不倦,一路写下来,写满新世纪。《南京大屠杀》代表着他的现状:不满足于天生的小灵气,不驻足于「短诗王」之美誉,讲力道求力作写大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干休所的小战士》〔刘二曼〕
每天清晨七点的市场
途经部队干休所
门口执勤的战士
见到我总是笑靥如花
当时我抱着大葱
提着南瓜
每次路过他的身旁
我还是要挺起胸脯
翘起屁股
把一个微笑的悬念留给他
2009年
伊沙评:中国的希望在于意外:在口里背诵着韩寒语录见着活诗人就骂的一代人中,竟也会降生刘二曼这种天使与天才的混血儿,我不想说她是为诗而生的(听起来似乎是暗合某个行业),她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充满真实的诗意。诗于她太容易,就像呼吸、说话、玩!生女当如刘二曼——她写着我想象中该由我的伊豆所写的可爱的诗!
巧了,最近在《阳光时务周刊》看到知识分子派的周瓒也在一专栏导介新诗佳作,更巧的是,那一期选了民间派的朵渔佳诗。
《冬天来了》〔朵渔〕
冬天来了,孤立的时刻到了。
是不自由在为我们争取自由,
是星光在为黑夜颁发荣誉。
是枯木在认领前世的落叶,
是北风在自扫门前雪。
成群的乌鸦飞过丛林,必有一只
是最黑的;一只穿皮衣的大鸟,
在敲响流亡者的家门。
是时候了,不能再给机会主义
以机会,不能再让天鹅恋上癞蛤蟆。
冷空气正在北方开着会议,我等着
等着你们给我送来一个最冷的冬天。
《新世纪诗典》唯一的欠缺是,书中大多是民间派作品,知识分子派作品较少。
这是诗坛争论历史遗下的问题。
关于民间派和知识分子派之争吵,已过去多年,如今,表面上无人再提,实际上,巨大的影响力〔或芥蒂〕仍在发挥。
http://blog.yahoo.com/_ROST54P5IYVY5IA4V7OS5JYAME/articles/958754/index
伊沙是大陆最具争议性的诗人之一,很多人誉之为天才,也有很多人说他人很自大,诗很臭。
伊沙以这种极端身份为荣。
伊沙喜欢吵架,他自觉是最强悍的前锋,入球机器。
你越骂他,他越精神。因为骂人是他表现自己专长的重要渠道。
多年前,在「诗江湖」论坛认识伊沙。
伊沙是最具争议性的诗人,但这本《新世纪诗典》,选得真好,不容否认,伊沙的选诗目光很锐利精确,俗称眼光「很毒」。
即使你很讨厌伊沙,也不能否认此选本的锐眼光和大魄力。
书中大半诗作都很精采,这很可能是史上最佳的新诗选本,比前身那本《世纪诗典》更好。
每首杰作后面,都附有伊沙的短评,这些短评是伊沙的拿手绝活,文字生动、幽默、犀锐、独家。
《三缺一》〔发小寻〕
2004年夏天
我家住在沈圩村福星路23号
我的房间里有一张
标准的麻将桌
每天夜里
我死去的姥姥,姥爷和爷爷
都会围在一起搓麻将
哗哗的声音让我整夜不得安宁
那时我的奶奶住在青年路与南极北路交口
她偶尔会打电话过来
每次我都想告诉她老人家
我不会打麻将
夜里的那一桌
一直是三缺一
2009年
伊沙评:有类型小说与纯文学小说之分,但绝无类型诗与纯诗之别,千万别把这首《三缺一》称作「灵异诗」,诗之万变不离抒情大宗。我无意说发小寻是「80后第一女诗人」,因为她比同代男诗人写得还好,她比70后、60后、50后的女诗人都更有天赋,诗坛浑然不觉,他们只会注意生锈的铁钉,但天才如我者深知:一束光线的力量!
《南京大屠杀》〔朱剑〕
墙上
密密麻麻写满
成千上万
死难者的名字
我看了一眼
只看了一眼
就决定离开
头也不回地离开
因为我看到了
一位朋友的名字
当然我知道
只是重名
几乎可以确定
只要再看第二眼
我就会看见
自己的名字
2010年
伊沙评:十多年前,有三个籍籍无名的青年作者幸运地搭上《文友》老《诗典》这列直通车而一夜成名跃上诗坛,其中就有朱剑——也只有朱剑,懂得珍惜,继续前行,孜孜不倦,一路写下来,写满新世纪。《南京大屠杀》代表着他的现状:不满足于天生的小灵气,不驻足于「短诗王」之美誉,讲力道求力作写大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干休所的小战士》〔刘二曼〕
每天清晨七点的市场
途经部队干休所
门口执勤的战士
见到我总是笑靥如花
当时我抱着大葱
提着南瓜
每次路过他的身旁
我还是要挺起胸脯
翘起屁股
把一个微笑的悬念留给他
2009年
伊沙评:中国的希望在于意外:在口里背诵着韩寒语录见着活诗人就骂的一代人中,竟也会降生刘二曼这种天使与天才的混血儿,我不想说她是为诗而生的(听起来似乎是暗合某个行业),她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充满真实的诗意。诗于她太容易,就像呼吸、说话、玩!生女当如刘二曼——她写着我想象中该由我的伊豆所写的可爱的诗!
巧了,最近在《阳光时务周刊》看到知识分子派的周瓒也在一专栏导介新诗佳作,更巧的是,那一期选了民间派的朵渔佳诗。
《冬天来了》〔朵渔〕
冬天来了,孤立的时刻到了。
是不自由在为我们争取自由,
是星光在为黑夜颁发荣誉。
是枯木在认领前世的落叶,
是北风在自扫门前雪。
成群的乌鸦飞过丛林,必有一只
是最黑的;一只穿皮衣的大鸟,
在敲响流亡者的家门。
是时候了,不能再给机会主义
以机会,不能再让天鹅恋上癞蛤蟆。
冷空气正在北方开着会议,我等着
等着你们给我送来一个最冷的冬天。
《新世纪诗典》唯一的欠缺是,书中大多是民间派作品,知识分子派作品较少。
这是诗坛争论历史遗下的问题。
关于民间派和知识分子派之争吵,已过去多年,如今,表面上无人再提,实际上,巨大的影响力〔或芥蒂〕仍在发挥。
http://blog.yahoo.com/_ROST54P5IYVY5IA4V7OS5JYAME/articles/958754/index
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