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 the forum, it's quick and easy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最新主题

» 范子烨:中古時代的喉音藝術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6-05-15, 20:57 由 游魂

» 人生在世,所为何来?(空我道旨要)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5-06-11, 18:19 由 游魂

» 以茶送走的一天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5-06-11, 18:05 由 游魂

» 较量:中国和日本的第一首白话诗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5-06-09, 10:55 由 游魂

» 即兴《无题之诗》(朵渔诗集《最后的黑暗》悦读中。。。)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4-02-27, 00:11 由 君临

» 我的宇宙观:创一新字,代替老子的道,成就我今生的修行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2-19, 00:37 由 君临

» 四滴茶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2-19, 00:33 由 君临

» 女史(二十六):茅司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2-07, 13:11 由 雨雨1980

» 一首好诗的凄美传说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2-07, 13:05 由 雨雨1980

» 逍遥谷游心录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2-05, 14:11 由 君临

» 随身卷子(乙本)1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0-31, 22:56 由 杨典

» 钟颂——悼念广陵琴家林友仁先生并记二三事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10-31, 22:53 由 杨典

» 薛仁明:太史公與孔子覿面相逢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09-27, 19:30 由 薛仁明

» 新书《随身卷子:百衲本笔记野史、诗、念头与妖灯鬼火录》出版、目录、序言与预售地址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09-14, 14:54 由 杨典

» 单鹄寡凫——汉人刘歆与宋人虞汝明对琴史的误读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09-14, 02:45 由 欧南

» 展览馆不会空空的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09-12, 21:46 由 克文

» 十三首摇荡心目的微型诗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09-06, 23:28 由 君临

» 《知觉》2013年8月刊总第23期
《康熙的耳朵》 Empty2013-08-01, 15:25 由 酸枣小孩

水墨习作一张

2013-06-15, 00:31 由 杨典

《康熙的耳朵》 …

附件
《康熙的耳朵》 Attachment1111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138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花磎迹见泷行书《前赤壁赋》

2013-04-01, 13:09 由 杨典

图:藏花

附件
《康熙的耳朵》 Attachment书法 00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8 Kb) 下载0次
《康熙的耳朵》 Attachment书法 002.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3 Kb) 下载0次
《康熙的耳朵》 Attachment书法 003.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56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银阁寺及其门前枯山水

2013-01-24, 11:48 由 杨典

《康熙的耳朵》 …

附件
《康熙的耳朵》 Attachment银阁寺1.jpg
您无权下载这里的附件。
(85 Kb) 下载0次
[ 完整阅读 ]

2 posters

    《康熙的耳朵》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康熙的耳朵》 Empty 《康熙的耳朵》

    帖子 由 杨典 2011-08-11, 18:24

    康熙的耳朵


    17世纪中叶,少年爱新觉罗•玄烨登基后,不仅有深谙内宫权谋与军事之天赋,如擒鳌拜、平三藩、荡灭葛尔丹、判断“蜡丸案”、也有遏制俄国南进之手腕。他一边自己也吟诗读史,潜心研究汉字与绘画,兼修西洋几何、算学、历法、气象、制图、格物、植物学、动物学、医学,能修理乐器和钟表,并聘请耶稣会传教士如南怀仁等为师,在御花园为自己教授化学与音乐等。他一边令徐日升汇编《律吕纂要》,监制北京教堂所用管风琴,一边又玩着西洋千里镜(望远镜),让意大利天主教遣使德里格担任宫廷音乐教师。他懂得种花、狩猎、养生、练书法、协调皇储、罪犯或宫人之间的矛盾,包容不同的文明,也独裁自己的帝国。康熙8岁成龙,69岁驾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中国皇帝。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成为了17世纪最博学的中国人,也是最具有百科全书般知识集成的远东君主,此观《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庭训格言》或《康熙几暇格物编》等典籍,便可窥其一斑。而且,他还让西方音乐自明时利玛窦之后真正深入到了中国宫廷,成为一片御用的风景。
    尤其是,康熙繁忙之际,还能有时间弹琴,这是我意料之外的。
    据康熙宠臣高士奇《蓬山密记》载:

    康熙癸未三月十六日,臣士奇随驾入都……二十一日,至渊鉴斋,上垂问许久。观四壁图画,转入暖阁,彝鼎古玩、西洋乐器,种种清响……四月十八日召至渊鉴斋,闲谈许久,说及律吕如何,探讨颇得其要。有内造西洋铁丝琴,弦一百廿根,上亲抚普安咒一曲。因云:箜篌,唐宋有之,就已失传,今得其法。令宫人隔帘弹一曲。

    铁丝琴,即西方古钢琴。而“普安咒”本为古琴曲,康熙竟然能用钢琴演奏之,不得不让人惊讶。虽然其演奏水平我们已无法得知究竟。不过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音乐的做法,本来自西方传教士,这是一定的。康熙还曾因一些大臣在写诗中提到埙、篪等,却并不了解其乐器为何物,而教育他们。
    另外,法国传教士白晋(Bouvet,Joachim 1656—1730),还作为康熙的“钦差”而把康熙的很多事用书信介绍给法皇路易十四,称康熙会演奏不少曲子。这些信即最初让西方人熟悉的《康熙皇帝》(Portrait historique de I′Empereur de la Chine)一书。
    关于这些事的细节,以及康熙如何与中西音乐家合作,康熙时期中国与西方乐器制作的程度与规模等,在传教士安文思、南怀仁著之《西方纪要》,或清人赵翼的《瓯北诗钞》等典籍中也有不少记载。而详细阐述这个过程的文献,还有近人陶亚兵之《中西音乐交流史稿》等书,在此不必赘言了。
    我想说的是:诚然如此,康熙的耳朵在某种意义上,依然觉得这个世界是充满杂音的、不协调的或无声的。因为音乐似乎并没有改变皇帝之心胸的功能,更不可能改变君权不容冒犯的传统。据《清史稿》云:“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
    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些溢美之词,恐怕只能以紫禁城为圆心,以北京为半径来谈罢了。因为整个康雍乾时期,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从未停止过。以康熙之博学好问,对西方音乐也能潜心学习,但仍不免以文字狱斩戴名世首(《南山集》案),或挖坟掘墓地戮庄廷鑨之尸(《明史辑略》案),其原因不过就是文人写书时,牵涉到了他最敏感的南明三朝历史与年号,而未避清朝帝王之讳。这种大气与小心眼并存的现象,似乎也是中国皇帝的传统。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是最近颇为流行的“自传体史书”。史景迁以第一人称写康熙,虽字数不过14万,但却非常精准而带着诗意地描述了康熙的心境。可惜史景迁在书中,几乎完全没有写康熙的音乐造诣和典故,此殊为遗憾。
    史上传说中,汉化后的乾隆与古琴的事很多,乾隆御书堂“无底蕉叶”琴还曾拍卖过天价,且他曾著有《乾隆御题琴谱册》等书。但记载康熙与古琴的事却不太多。有名的如:清代嘉兴琴人金陶,字吾易,康熙年间,曾供奉内廷之“直养心殿鸿胪寺序班”,相当于宋时的琴待诏。但金陶晚年告老还乡了。据说金是在康熙丁亥(1707年)第五次南巡之时,进了一张古琴与一册《奏御琴谱》(谱中包括《太平奏》、《万国来朝》两首琴曲),于是受到过康熙的召见。金陶给皇帝弹奏了《太平奏》《平沙落雁》等曲,于是龙颜大悦。金晚年隐居于西湖,以传琴终世。
    但就算康熙用古钢琴“亲抚”过《普安咒》,也未必说明他能用古琴来弹此曲。看起来康熙更喜欢的似乎还是西方音乐。他以游牧民族帝王之秉性,似乎对汉族古琴并不关心。而且,他对西方音乐之喜欢,甚至可以说很“专业”。如法国汉学家,即敦煌学之发端者之一伯希和,便在其著作中,曾记载了康熙有一次听传教士演奏,“传教士有吹竖笛、有奏风琴、有吹巴松者,但并不协调,甫开始,皇上即以手掩耳,厉声曰:罢了!罢了!,诸神父即各回其所属教堂”。(Le Premier voyage de “Amphitrite”)
    可见,康熙对一切音不准、或不和谐的愤怒,几乎和对汉族文人们的“思想罪”一样地敏感和不客气。别看他多么博学大度,善于聆听各种“前来觐见我天朝之文化”,但一旦让他有所不快,那他是很不给面子的。
    康熙也非常尊重和认可儒家的音乐思想,如他在《庭训格言》中,便提到《尚书•舜典》所谓的“同律度量衡”,即认为音乐与建筑、数学和贸易工具等,都是帝国最重要的且必需统一的东西。而且他还在书中写到:

    音律之学,朕尝留心,爰知不制器无以审音,不准今无以考古。音由器发,律自数生。是故不得其数,律无自生。不考以律,音不得正。雅俗固分,而声协则一;器虽代革,而音调则同。故曰:以六律正五音,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此理同,此音同。

    由此亦可见康熙对音乐演奏中音准的认真态度。
    但,查小约翰•威尔斯《1688年的全球史》等书,并没有说太多康熙与音乐的事,只是提到了几句“康熙向传教士们学了一些西洋音乐”之类的话。和所有所谓西方汉学家一样,他们主要的笔墨,大都喜欢用在了关于洋人如何不愿下跪,中国人的膝盖观、叩头、科技宫、鸦片、太监、沿海贸易、龙与嫔妃们的性生活、奴才制度、官僚主义或儒家问题上,甚至大片篇幅地去描述康熙与孝庄皇后的关系。大约因为这些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东方学罢。而在法国人阿兰•佩雷亚特关于东印度公司马戛尔尼觐见乾隆之事的《停止的帝国》一书中,倒是写了一段话,让我觉得颇有意思。佩雷菲特说:当马戛尔尼来华时,“一场聋子对话便在继续进行下去:即欧洲扮演了一个滔滔不绝说话的角色,自问自答,而中国则扮演的是一声不吭的哑巴”。其实这种中西聋哑人的对话,早在康熙那时就开始了,如谈什么西方制度等。而且直到今天也依然在继续。写到此处,我忽然想起汉语“聋”之一字,恰恰是由上龙下耳构成的。这似乎意味着中国皇帝总是听不进去很多话的。甚至连当年精通西方音乐的康熙,也不过就是一条听不见文明早已悄然停滞的龙。


    2011-8-11(初稿)



    avatar
    欧南


    帖子数 : 248
    注册日期 : 11-04-26

    《康熙的耳朵》 Empty 回复: 《康熙的耳朵》

    帖子 由 欧南 2011-08-17, 20:11

    康熙用古钢琴弹普安咒大概像江主席在萨尔茨堡莫扎特故居弹《洪湖水,浪打浪》一样吧。

    不过有点不同的是康熙有君临天下的霸气,后者……算了,怕屏蔽:)

    曾记载了康熙有一次听传教士演奏,“传教士有吹竖笛、有奏风琴、有吹巴松者,但并不协调,甫开始,皇上即以手掩耳,厉声曰:罢了!罢了!,诸神父即各回其所属教堂”。

    这点我有些奇怪,我觉得或许并不是康熙耳朵好,而是他不习惯西洋音乐的趣味,或许也听不惯复调,齐奏听惯了,呵呵。不过当时的西方乐器音也不准,但我不相信康熙能分辨出来。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康熙的耳朵》 Empty 回复: 《康熙的耳朵》

    帖子 由 杨典 2011-08-17, 20:27

    也许是如此吧,哈哈,谢谢欧南兄妙解。

    不过看他《庭训格言》里后来对音准的要求,也算是严谨的。最有可能的恐怕是“听不惯复调”,因复调是9世纪到16世纪发展起来的,17世纪时,宗教音乐中的复调也才刚刚成熟。
    avatar
    欧南


    帖子数 : 248
    注册日期 : 11-04-26

    《康熙的耳朵》 Empty 回复: 《康熙的耳朵》

    帖子 由 欧南 2011-08-17, 21:29

    我是望文生义,杨典兄好学问。可惜现在弹琴的人大多没修养,又不似西方人那样重视性情。

    我一直反感把古琴当成道器,音乐不是道,是情感。当然,把它当道器我也不反对,有足够的学养也令人佩服。

    从音乐的角度说,唯古琴的确有味道,好像生来就是君子的乐器。中西文化差别对艺术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别。我们重传统,甚至到了拘泥的程度,洋人不管,门德尔松复兴巴赫完全是自己喜欢,且大幅度的篡改巴赫。而柏辽兹全然不喜欢巴赫的音乐。

    古琴现在的失落是高傲的失落,说白了,装。中国文化太喜欢把一件平常的事情神秘起了,这很可悲。孩子天真让人喜欢,矫揉造作让人厌烦。现在的古琴也有这种味道,琴家太俗,眼里只有大环境。当然洋人也一样,现在很少能听到考究的造句了。

    杨典兄厉害的。
    杨典
    杨典
    Admin


    帖子数 : 1579
    注册日期 : 11-03-14

    《康熙的耳朵》 Empty 回复: 《康熙的耳朵》

    帖子 由 杨典 2011-08-17, 22:25

    欧南兄批判得好,正合我意。

    因我在《琴殉》一书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批评,如对所谓“道器”,“君子”和“装神秘”,包括对文化意淫,为西方音乐的借鉴等,这也是此书在琴界引起很多人不满的原因之一,但他们的不满,正是我的满:)

      目前的日期/时间是2024-05-17, 19:00